大山守着岁月,他们守着麻风病人。12位70后、80后组成的青年医疗团队,在“中国麻风第一村”——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坚守10年,精心照顾麻风病人。自本报12月6日报道了发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金车山下,“中国麻风第一村”青年医疗团队的感人事迹,两天来,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一下子因为外界的关注而变得热闹起来。
麻风村又迎来节日
两天来,继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共产党网、求是理论网、河北新闻网、山西黄河新闻网等媒体予以转载后,许多网友也自发在新浪微博、网易微博、光明网微博等网站上留言、发帖,向12位年轻人致敬。
12月7日,《浙江日报》要闻版全文转载了12月6日《光明日报》一版通讯《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和评论《什么是“出彩的人生”》。上午,浙江卫视记者专程赶往麻风村采访。晚上6点30分,卫视播出的“浙江新闻”中,“最美浙江人”栏目详细报道了年轻医疗团队的事迹。
“谢谢《光明日报》的报道,让社会不用再恐惧我们麻风病人。谢谢媒体对我们麻风村的关注,让世人了解了在中国,我们麻风病人的幸福生活。”今年67岁,正在麻风村治疗、休养的孔鑫根感慨不已地对正在值夜班,和他们一起看电视的医师虞斌说,“报纸上、电视上怎么样表扬你们,都不过分。照顾我们,对你们来说是工作和职责,但对我们每一个村民来说,我们还感受到了你们工作职责以外的许多美好的东西。”
“我太高兴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拉二胡的照片登上了《光明日报》,今天晚上,还能在电视上露脸,唱歌。”村里的“音乐王子”徐小童又亮开嗓子唱起《麻风天使颂》。
麻风村传递出正能量
12月7日是农历“大雪”。寒风拂过,静水流深。
电视上放映着麻风病休养员幸福地在麻风村生活,潘美儿、归婵娟帮助俞付观、毕康祥、朱定耀、钱亥观等4位休养员老人,泡脚、泡手,护理皮肤……感人的画面温暖了浙江大地。
第一代麻风病工作者在“中国麻风第一村”陪伴着麻风病人成长,第二代麻风病工作者陪伴着麻风病人成人,现在,第三代这12位可爱、可敬的年轻人又默默地陪伴着麻风休养员变老。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何冬娟说:“我为这些麻风病人能得到国家和政府这么高度的重视而感动,为这些年轻人能让自己的山坳人生也照样出彩而感动。”
来自宁波第二医院的骨科医生祝惠敏,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同为年轻人,麻风村里的年轻人这份坚持太不容易了。只有当善良、仁爱、公平、良心以及职业道德等真正在心中涌动,他们才有信念和毅力忍受着10年的寂寞,10年的艰苦。他们的人生应该出彩!”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注目的角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树人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毛翔先说,“如果说大人物、大英雄的故事、事迹是一幅画上的山、水,那有关麻风村年轻人的故事就是山水间的留白,同样出彩,同样精彩。”
麻风村故事牵动亲人心
麻风村里的故事在《光明日报》上刊出后,借助网络媒体,在社会上迅速地传颂开来,麻风村谭又吉医生这两天一直很开心。他远在湖南娄底的哥哥代表爸爸、妈妈给他打来电话祝贺。
谭又吉的亲人,对他远离家乡,到山坳里的麻风村当医生,一度不是很理解。谭又吉每次回老家,碰到同学聚会,也常常回避。“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工作了!”谭又吉说。
与此同时,“村长”喻永祥却悄悄地避开同事擦拭泪水。
10月6日,也就是记者采访的几天后,喻永祥的父亲去世了。这位在农村操劳一生的父亲,没能在这一刻和儿子一起分享喜悦。面对采访,说起没能多陪陪父亲的遗憾,喻永祥几度哽咽。
本报记者告诉他,在麻风村采访时,已把他妻子患突发神经性耳聋的情况,通过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文忠反映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林华。张林华已表态,会尽快与县教育局沟通,帮助他妻子调换合适的岗位。
“谢谢!太谢谢了!”喻永祥一个劲地握着记者的手说,“太谢谢你们的帮助,德清县领导的帮助了!”比起他,比起这些年轻人的坚守,比起他们给村里的麻风休养员10年来的帮助,记者的这点儿帮助算得了什么?!(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 辉 本报通讯员 严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