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谈判以来,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了抗议集会,并有向全国蔓延之势,也迅速引发欧盟各方的强烈关注,要求乌克兰政府“尊重民意”、让乌克兰成为“欧盟大家庭”一员的声音时有所闻。
2009年,欧盟与前苏联的六个成员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签署了《东部伙伴关系宣言》,希望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大片国土,比邻四个欧盟国家,地理位置重要,对欧盟的地缘政治利益巨大,是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发展与乌克兰的双边关系,一直是近年来欧盟对外关系的核心工作之一,只不过在此次“暂停谈判”事件爆发之前,不大为外人关注而已。
按照欧盟的理解,欧盟虽然经历了欧债危机,但欧元区经济转好,欧盟吸引力尚存。乌克兰要求加入欧盟已是“民意汹涌”,但乌克兰政府却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双重压力下,逆民意而动。
11月28日和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峰会开幕之前,为了给乌方施加压力,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发表共同声明,一方面表示欧盟提议的欧乌合作及建立自贸区始终有效,一方面强烈谴责俄罗斯千方百计对乌克兰走近欧盟“拖后腿”。欧盟还宣布,已制定一揽子援助乌克兰经济的计划,包括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以补偿乌克兰因与欧盟签署有关协定而可能遭受俄罗斯惩罚的损失。
其实,欧盟内反对乌克兰入盟的大有人在。这一派认为,“欧盟大家庭”已经够乱的了,没有必要再“添丁”。现在,在欧盟内部,南、北欧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很大,相互矛盾突出,解决起来已不易。可以说,欧盟既有远虑,也有近忧。拥有4600万人口的乌克兰负债累累,政治、经济运行规范与欧盟成员国很不一致。接纳乌克兰,欧盟无异于要背上个包袱。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领导层为什么还要极力拉拢乌克兰呢?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实,欧盟领导层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树立“政绩”。在今后一年中,欧盟几乎所有重要机构的本届领导人都将卸任和换届,留给在位者们创造“政绩”、留名青史的时间和机会已经所剩无几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克兰的“民意汹涌”,恰逢其时。
(本报布鲁塞尔12月6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