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天使的“翅膀”太沉重

    ——浙江省护士行业现状调查

    朱海洋 叶 辉 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05日   05 版)
    CFP

        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肖鲁伟的案头摆着一份调研报告。看到这份报告的内容,这位长期在医疗、教学第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眉心锁紧。

     

        这份由浙江省护理学会牵头完成的《浙江省护理人员工作和职业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近五年来,浙江省平均每家医院护士的离职人数达40.3人,其中,近2年平均离职人数达22.7人;而在接受调查的4411名护士中,有55.9%表示如果有合适岗位,会脱离临床护理。

     

        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为何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是什么使天使的“翅膀”越来越沉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期就护士行业现状进行调查。

     

    如此辛劳几人知

     

        11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空气中弥漫着药味,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此起彼伏……

     

        护士李琴说,急救室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地方,每个人都像是绷在弦上的箭,面对随时可能呼啸而来的救护车,她们必须冲到第一线。

     

        “累!实在太累!”急诊室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士长潘向滢坦言,“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赛跑,从上班到下班,急诊室的护士几乎没有歇脚的工夫。”

     

        “看我们的手,因为长期使用消毒水而变得粗糙,冬天时满是裂口;我们的脚,因为长期奔走、站立,袜子和鞋子的消耗量特别大。”李琴说。另一位护士告诉记者,生日时,男友问她想要什么礼物?“一双舒适的鞋子!”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之后男友成了丈夫,这种生日礼物却一直没变。

     

        长期高强度的劳动使许多护士落下病根。工作十年的外科ICU护士唐小娟由于长期需要抬病人,几年前就得了腰肌劳损,经常腰部酸痛。护士黄昉芳告诉记者:“我们科的护士一年大概要上90个夜班,四天一个周期日夜颠倒,许多人得了失眠症。”

     

        护士群体的健康状况的确堪忧。《调研报告》显示,13.3%的护士表示自己存在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包括体质虚弱、抵抗力差、脊椎病、胃病、抑郁、焦虑等。据各院护理部主任估计,亚健康、不健康护士比例平均达29.5%。

     

        午夜时分,记者来到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郑娟满头大汗。十分钟前,一名26岁的男性患者突然躁动,拔掉针头直奔病房外,她好不容易才将其控制住。郑娟说:“这里的病人脑部受过伤害,有些人会不自主地躁动。有次患者跑到马路上,吓死我了!”凌晨一点是郑娟的下班时间,可她还不能走。一小时后,和同事交接完病人情况,她才能歇息。

     

        “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是重要原因。”浙江省护理学会理事长胡斌春说,“省内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与国家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期盼理解与尊重

     

        11月5日,记者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病房采访时,一病人家属因不满,对医护人员破口大骂,还扬言“走着瞧”。每每遇到类似医患摩擦,入职十年的护士张翔都满心忧伤,“其实我很容易满足,只要看到病人康复出院,他们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我就可以开心一整天,再苦再累都不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护士贺红回忆起几年前的场景,仍感触颇深。她说:“我照顾一名山区来的老奶奶,没想到出院后,她老伴竟然挑着两框葡萄,还送了一面锦旗。这个场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如今这样的感动越来越少,却多了责骂与不理解,病人和家属甚至直呼护士为‘服务员’,更有患者直接把吃剩下的饭菜倒在地上让‘服务员’打扫。”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9.2%的护士受到过肢体暴力,仅6.7%的护士认为自己的工作被认可。

     

        “很多时候面对矛盾,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地向患者道歉,再去安抚当事护士的心情,即使明明知道护士没有错。”一位护士长无奈地说道。

     

        看到科里的护士受欺侮,医生叶宝东说:“护理不是医疗工作的从属品和点缀,三分治七分护,好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她们的劳动也应该得到尊重。”

     

    为什么要离开?

     

        “四年前的授帽仪式仍历历在目,戴上圣洁的燕尾帽,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我知道那意味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我实在太累了……”小宁,浙江省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已递呈辞职信。元旦一过,她就会脱下白衣。“四年中,身体累,心更累!”小宁说。

     

        该院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职护理人员中有离职倾向的比例高达25.5%。

     

        一位已离职的护士坦言,除工作辛苦、得不到认可外,收入待遇不高也是离职的重要原因。

     

        “工资只有1500元,交完房租就只剩下了一半。”新护士小祝月说。

     

        “其实在医院,合同制与正式编制护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是导致合同制护士离职率高的原因之一。”护士小王说,医院缺编严重,不少护士只得以合同制被聘任,奖金、工资、福利都有差别。

     

        但是,一些编内护士却说,编内也不是那么“光鲜”,临床一线繁重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高的薪酬水平,使得一些体制内的护士动用各种关系离开临床岗位,甚至不惜离职。

     

        关于离职率高,胡斌春还向记者坦露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医院的职业发展前景不佳,护士很少获得机会外出学习,专业得不到发展,自然就不热爱这行了。

     

        一面是护理人员短缺,一面则是在岗护士离职。一名护士长坦言:“我们有离职人数的指标,所以对护士都不敢严厉批评,就怕她们辞职。”

     

        “这样的离职数据很可怕,国家花了大量财力物力培养护士,她们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啊。”胡斌春说。

     

        此外,在众多年轻护士离职的现实中,高年资护士的转岗和离职更让人担忧。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王晓鸣说:“许多高年资护士由于无法再适应繁重的工作,加上临床一线待遇不高,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考虑转岗,医院一般也会同意这样的申请。”

     

        “看到这么多老护士离职,我感到非常心痛。老护士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非常强,处理问题游刃有余,她们是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她们的离岗,不仅会极大影响整个护理行业的服务能力,而且也会在护士群体中产生严重的‘离职示范效应’,最终受损的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肖鲁伟说。

     

    如何走出困境?

     

        晚上7点半,浙医一院的急诊室床位已经满员,再有病人急诊,必须分诊等待。分诊台护士干新琴说,入行十多年,这仍是她最恐惧的岗位。果然不出所料,半个小时不到,分诊台这边开始吵闹起来。

     

        “凭什么让我们等!我们的病不严重吗?”一群家属围住分诊台,朝干新琴嚷嚷,声音很刺耳。

     

        这样的情形每晚都会重复很多次。急诊室护士长赵雪红说:“急诊室床位有限,医院有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制度,但社会知晓度极低,根本不予遵守,制度难以落实。”

     

        “从一开始就医,患者就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原本应该充满关爱与信任,却充满了猜忌甚至仇恨。医务人员谁不希望看到患者能健康地走出医院?”说话的护士俞琦,去年就曾挨过患者打骂。

     

        许多一线护士表示,她们期待走出护士行业的困境,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思考的。

     

        浙江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祝亚男建议,“要全面落实《护士条例》,确立护理学专业的独立性,提高待遇,稳定护理队伍,为老护士提供必要的保障,以此来提高医疗质量。”

     

        令人欣喜的是,11月14日,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财政厅等六部门出台文件,明确提出改善护理人员编制配置,合理调整护理技术劳务价格,提高一线及高年资护理人员待遇,设立临床护理津贴,对从事护理工作满30年的护士,退休后按原基本工资的100%计发退休金等。

     

        胡斌春表示,浙江省护理队伍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下全国护士的“困境”,相比全国,浙江的护理工作已取得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底,浙江在职注册护士12.13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占到了注册护士总数的56.27%,高于全国51%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级医疗机构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管理体制趋于完善,一些优秀的护理管理者走上医院领导岗位;同时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逐步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文件的出台使全省护士深受鼓舞,其中提出的措施都非常有针对性。当然,要真正落地还要看各地区和各家医院,我对此抱有很大信心。”胡斌春说。(本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名字为化名)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