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西湖保护:动不如静 加不如减

    作者:严蓓蓓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4日 05版)
    CFP

        西湖申遗成功已经过去两年多,离开了“申遗”的喧嚣,西湖的保护状况如何,是否依然“浓妆淡抹总相宜”?日前,第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在西湖畔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士各抒己见,畅谈西湖的保护管理难题。

     

    “申遗”只是起点

     

        自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的那一刻起,一场持久的“保牌战”打响了。为了保住世界遗产这块牌子,两年多来,浙江省杭州市健全了西湖特色的遗产检测预警管理工作体系和遗产保护管理体系,一些管理模式率先走到了全国前列。出台的《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规划》《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为西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成立的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完成了西湖十景、十四处文化史迹和两堤三岛的监测和评估框架,有效确保了西湖的保护与管理。

     

        “往大里说,感觉西湖没什么变化,但在一些小细节又有明显不同,西湖的水看起来更清了。”来自辽宁鞍山的孙松再度故地重游,享受西湖带来的这份惬意。西湖的水体保护工作近年成绩不俗,通过水体交换等举措,截至2012年底,西湖主湖区年均透明度达到了82.8厘米,比2003年前提高了40多厘米。

     

    遗产不能只“申”不“保”

     

        沿着西湖走一圈,传来阵阵婉转动听的越剧。76岁的杨师傅虽不是地道的戏迷,但从小耳濡目染,也能吟唱几句。西湖是他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傍晚吃完晚饭后,骑着自行车,上西湖景区转溜一圈,和老友们听听戏,闲聊几句。但凡遇上天气不好,不能出门的日子,杨师傅总会觉得心里少了点儿啥。

     

        2002年,西湖宣布免费,保护与利用,是遗产保护必须面对的课题。对此,杭州市政府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守护者,而非业主。

     

        申遗成功后,杭州坚持“还湖于民”,不仅承诺了西湖继续不收费,还承诺了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这“六个不”,核心理念在于遵循“保护第一,造福后代”的原则。时任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的王国平曾说,西湖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两千年。

     

        过去,一些地方的“申遗”工作醉翁之意不在酒,总把目光更多地盯在“世遗”这块牌子背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一旦申遗成功,便将遗产保护工作抛诸脑后。坚持免费的西湖势必对那些只“申”不“保”,借“申”发财的申遗模式带来冲击,使其回归价值本位思考。

     

    保护西湖要做减法

     

        《世界遗产公约》所阐明的“世界遗产”的概念,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或自然财产”。遗产被理解为历史的见证,而我们是遗产的托管者,遗产既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物,又是我们要传递给后人的礼物。

     

        西湖究竟该怎么保护?与会专家们纷纷献言献策,保护西湖,动不如静,在保护区域范围内做减法,成为了共识。

     

        “我们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替全人类保护好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文史学家丁云川表示,西湖申遗成功后,就意味着西湖不单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世界的西湖。他建议,凡是和西湖沾边的工程建设要多做减法,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要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建议。

     

        这些年,为了做好这个减法,“西湖景区现在实行限车、限行”“严格控制建筑物的兴建和项目开发”……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遵循适度、可持续发展原则。西湖的保护工作仍在继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报通讯员 严蓓蓓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