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八十年后才溪乡再调查

    ——从才溪看农村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根本出路

    作者:调查人:史 策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3日 15版)
    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才溪乡调查(绘画局部)。
    才溪中学学生在馆内参观
    才溪乡调查馆外景
    《才溪乡调查》(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八十年前,1933秋冬之交,毛泽东同志前后三次到闽西山区的才溪乡,调查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该文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质疑,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论断,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鉴往知来,温故知新。八十年后,再次走进这一地方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巨变,还可总结经验,为我国广大农村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迈向更美好明天提供重要启示。

     

        上世纪30年代初,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是红军的重要根据地、模范苏区。全乡4928人有1319个16-55岁的青壮年,1018个“外出当红军、做工作”,比例高达79%。在闹革命参军热潮中,全乡先后牺牲1千多人,在册烈士962人。全国解放后,30多人担任了党政军地师级以上领导职务,其中10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以至有“9军18师”之说。更由于毛泽东同志来此作过调查,颇有知名度。转眼80年过去,这个已改乡为镇的昔日革命圣地,像我国其他许许多多农村一样,旧貌焕新颜,发生了巨大变化。

     

    八十年巨变翻天覆地

     

        在80年前毛泽东同志来调查时,才溪乡指的是上杭县才溪区的上才溪和下才溪两个乡,有8个自然村,共1026户人家。而现在的才溪,1993年乡改镇后地域有所扩大,统辖14个行政村,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14325亩,户数达6436,人口增到2.5万,其中7个村1.5万人集中住在以镇政府为中心的沿溪两岸。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之后,才溪的变化尤为明显。

     

        ⒈经济产值与收入不再依靠农业

     

        在上世纪80年代,才溪经济的主要成分与生活几乎百分百靠种植业和少量林业,劳动生产的主要内容还像过去那样“耕田割禾”“开山开荒”及养猪、养鸡鸭,而现在主要依靠外出承包工程和务工。201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建筑业占了35亿元,农业产值仅1.25亿元。全镇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达34家,常年在外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的近8000人,占全才溪青壮年人数的60%以上。村民收入80%靠在外包工与务工,平均每家有1.6人常年不在家。2012年全镇各项存款共达18510万元。

     

        ⒉村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据《才溪乡调查》记载,“暴动前,贫农雇农平均每年只有三个月吃米饭,其余九个月均是吃杂粮,青黄不接时要吃‘羊蹄子’(野菜),更有吃糠的”。暴动后“有了六个月的米饭吃,配合六个月的杂粮,一年就够了”。“以每餐说,暴动前不能吃饱饭,现在能吃饱了”。衣服在“暴动前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能做一套衫裤,暴动后平均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二百”。再往后如何,无确切记录。当下,已没有人挨饿受寒,连2214个“低保户”的温饱也不成问题。7个60多岁的“五保户”也住进了敬老院,镇政府每个月给予每人300元生活费及其他帮助,保证有饭吃,有衣被穿盖。全镇住房都是砖土与水泥结构,人均面积达100平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房子,半数以上还是单门独户的小洋房。

     

        ⒊生活交通开始现代化

     

        全镇大多已安上自来水,每吨0.7元,已通电,农用0.55元/度、工用1.22元/度。镇所在地与邻近村做饭用上了罐装液化气,每瓶140元,靠山的两个村子则仍烧柴火。交通方面有205国道和长深高速经过,镇上设有客运站,可直达上杭、龙岩、厦门、福州及梅州、赣州等地。镇与各村的道路多已铺上水泥,镇村主道大多安上了路灯。随着收入的增多与生活的改善,闭路线、宽带线、固话线与移动电讯等基本覆盖全镇。全镇6千4百多户人家拥有9654台电视机、4610部电话、4000多台电冰箱、2200部洗衣机、9800部摩托车、2780个互联网用户,私人汽车总量达5000多辆(大多在外登记注册),65%的人有手机,青少年几乎是人手一个。这些在过去连想都想不到。此外,镇上还有1个电影院、1个加油站、3个网吧、3个音像店、5个快递店,以及若干间旅馆、食品店、衣服店、杂货铺、专卖店、修车铺与一些简易中小型的客货出租车等。

     

        ⒋医疗卫生已有基本保障

     

        《才溪乡调查》中提到医疗卫生处仅寥寥数字:有“一家江西人开的药店”。估计像当时闽西的其他农村一样,有个把能看点头痛脑热的乡下郎中。而现在状况发生了极大变化。镇上已有一所人员设备较齐全的卫生院,有40个卫生技术人员(其中1个副主任医师)、9名护士、50张病床;各村共有22个卫生所(含诊所),17个乡村医生,每村都有一两个乡医。镇村院所除了看病,还管防疫,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21917人,参保率达95%。并与上杭县城里未参加医保的居民一样,每年每人的医疗费标准是340元,其中个人缴60元,其余280元由省县政府支付,慢性病和大病最多可报销8万元。

     

        ⒌文化教育有了长足进步

     

        《才溪乡调查》最后部分对上下才溪乡的教育文化情况作了详细记录。在上才溪,“日学。四个,共一校长,各一教员”;“全乡一至十五岁儿童六百多人,内六岁至十五岁的三百二十三人,此数内入日校的一百四十一人,入区苏劳动学校的三十七人,尚有一百四十五人失学”。“夜学。四个,无校长,教员由日学教员兼。学生共一百二十多人,多是女子。”“识字班。二十四组,每组十人,共二百四十人,每五天由夜学教员发五个新字去认。每组一个组长,男女均有。因老,因工作,因小孩牵累,不能入夜学的,便入识字班。”在下才溪,“日学。五个,共一校长、各一教员”。“学生共二百一十多人”。“夜学。8个,无校长,教员五个由日校教员兼,三个是另找来的”;“学生共二百四十人”;“识字班二十六组,共二百六十人”。据此可以测算,当时整个才溪乡失学儿童少年约200人,约占1/4。青壮年进夜学和识字班的有860人,文盲约占1/3多。用当下的标准评判,当时全乡算有文化者皆不过是小学程度以下和接受过启蒙教育。文化生活仅限于听读报、看墙报和新剧团演出。而今天才溪的文教情况与过去比不可同日而语。全镇现有完整中学1所,在校学生1531人,专职教师181人;中心小学3所,学生1003人,专职教师94人,适龄青少年都已入学;2所幼儿园,收纳儿童810人,教师和阿姨21人。2012年高考中才溪中学上本科线的有206人,15-55岁人群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在80%以上,55岁以上人群中则大多是初中以下程度,极少数高龄老年人为文盲。镇上现有1家电影院、3家网吧和1个文化中心,各村已通闭路电视与宽带,设有少量图书的“农家书屋”,有的村有简易的老年活动室,过年过节时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民俗活动。

     

    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才溪的变化与上世纪30年代比,称“巨大”不为过,但即便不用实际数据,仅凭第一感觉也可以意识到它仍然还是农村。与近在43公里外的上杭县城、100公里外的龙岩市相比较,无论是生活环境条件还是经济社会条件,差距都显而易见。

     

        ⒈农业经济状况大体上尚处传统状态,人均收入还比较低

     

        全镇117832亩山林、14325亩耕地中,虽然种植优质稻推广到1万多亩,建起红毛豆、槟榔芋、烤烟基地1160亩,另种有脐橙4500亩、形成9个基地,年产量2500吨,产运销一条龙远销港澳,产值600多万元,但占全镇山林耕地面积和总产值的比例并不算大。大部分还属传统耕作经营方式,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占比也较小,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深加工更少。号称“福建名牌农产品”的“才溪脐橙”也不过只占山林和耕地总面积约3.4%。生猪和家禽养殖虽分别达1.35万头与11万多只,多限于屠宰卖肉而已,谈不上深加工,没有形成现代化肉制品加工业。

     

        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943元,同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99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055元;全国农民前项收入是7917元,后一项收入是24565元。可见,仅就农村居民而言,才溪人均年收入虽然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福建省内未达到中等水平,与全国和省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差约三分之一。

     

        ⒉交通便捷度仍不够高,基础设施较简陋

     

        镇与村之间虽然都已修筑水泥路,但去黄竹、下王、龙实、才民等几个经济落后村的路都很窄,车辆仅能单行。以2012年“一事一议”中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为例,岭和、溪北、中兴、曾坑、下王、陈坑6个村的路基、环村、农民公园、道路硬化4个工程项目,总投资250.47万元,村民筹资及以资代劳达160.74万元,占64.2%,而县与省财政投入是82.92万元,仅占33.1%,其余为社会捐赠。当然,由于有两条交通干道穿镇而过,镇上有汽车站,村民的来往、出行比过去方便多了,但显然也不是那么便捷。各村居民外出,除较近的六七个村以外,其他都要步行或乘简易车两三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到镇上转车。

     

        镇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虽提出要“亮化、绿化、美化、洁化”才溪的口号,但仅限于镇上两条街道。其他地方和各村的道路路灯维护、下水道、路旁花草树木及歇脚亭台等大多粗糙或空白。镇上现设有20多个党政部门,工作人员达80多个,但市政园林类管理机构“村建站”仅两个人。

     

        ⒊服务业欠发达,社会事业刚刚起步

     

        镇上有一家用于接待宾客的才溪山庄,另有2家小型超市、8家旅店、1间煤气店、5个快递店、1家加油站,以及若干简小的餐馆、食品店、银行网点等。各村大多只有一两个烟酒食品小卖铺,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所开设、为本村服务。此外,便没有像样的酒楼、茶馆、书店及音像制品店等。

     

        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医生中有1个是副高及10个主治医师,中小学的中高级教师达219个,但条件所限,谈不上拥有优质医疗、教育资源,难与城里比高低。要看疑难重症,或者上更好一些的学校,起码得到上杭。防灾救灾抗灾等需要较大投入的基础设施,短时间内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⒋生态环境仍不理想

     

        屋周路旁、溪边岸上,没有绿化,大多杂乱而长满野草。穿镇而过的才溪河和其他小沟小渠里及岸边,随处可见没有被冲走的垃圾。镇上虽有七八处公厕,但洁净的不多。镇政府在《2012年工作报告》中虽已提出要“做好垃圾清扫、清运、焚烧及河道保洁工作,并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从集镇扩展到10个行政村,实行‘户集、村收、镇清运’模式,由保洁公司定线、定位、定时清运”,“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前期工作”,并已分别投入90多万元和约600万元,但从后期财力、人力的限制看,以及人的素质和相应管理、监督等原因,要完全实现没有那么容易。镇上已开工修建占地50亩的纪念碑公园,以及15亩的农民公园,但后期的管护倘若跟不上,建起来也不见得能成为理想的舒适休憩、愉快娱乐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园地。至于大众化的体育场馆、科普场所等则没有。

     

        ⒌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缺少优秀人力资源

     

        与全国其他类似农村基本无异,镇上有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等,日常工作主要是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评比。由于精英多外流和经济重点外移,村自治重要性与受关注程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多是应付检查评比,流于形式。对照《才溪乡调查》,感觉到无论是热情、积极性,还是代表性、民主性及组织性,显然不如苏维埃时代。

     

        才溪的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少,正效益不断外溢,流向龙岩、厦门及广东的一些发达城市,几乎没有回流。高中生只要考上城里的大学就不回来。这么多年考出去回来创业就业的实际只有一名福建农大的毕业生,因有残疾不便在外而回乡创办花草种植合作社。概言之,与其他许多农村一样,才溪在逐渐空壳化。仍住在镇上村里的大多是岁数较大的已婚妇女及老人、儿童,人们戏称“386061留守部队”。以黄竹村为例,379个村民,除支书、村主任、文书3个人外,其余130多个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与镇上几个干部交谈,他们也认为才溪与上杭县城的差距,起码在十几年以上,与远点的龙岩市比则在二三十年以上,与远方的福厦北上广比,差距则就更大了。

     

        才溪恰似来到一个历史的岔路口,需要再次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与道路,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从才溪看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才溪在新的历史叉路口应该何去何从,如果仅仅着眼于它本身,或者只是简单笼统讲要“更加富裕”,让更多农民进城、“城镇化”等,可能还不够,意义也不是很大。而倘若把它作为已经初步发展起来的农村代表看待,意义则非同小可,仍具有典型性。才溪人过去冒着生命危险闹革命,奋起反抗反动统治压迫;后来勇于外出闯荡,寻找新生机,用足用好政策,也具有代表性,都代表了广大农村和农民对自身解放和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追求,符合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以后应该如何继续前进,比起先求温饱和发展的贫困农村,更需要远大的眼光。

     

        去年党的十八大其实明确作出了战略性的回答:“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论断十分全面深刻、有远见,指明了包括才溪在内的我国所有农村今后发展的根本目标、方向与道路,也提示了它们必将殊途同归的客观必然性。

     

        ⒈对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客观规律应充分尊重

     

        根据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轨迹与趋势看,人类社会无论以什么形式,不仅都必将走向繁荣进步的未来,生产生活水平与条件也终将都得到提高改善,而且都必将是全面、整体、协调的,不只是表现在一个方面、某些问题上。其中理所当然包括住在哪里都同样享有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福祉,生活居住之处虽可能各有特点,但质量并无优劣之别,劳动生活均是一样快乐幸福、各得其所、各就所宜。如果再怎么发展,农村还是农村,与城市总有差距,总比城里贫穷落后,那显然算不上真正发展。住在哪里都分三六九等,都有贫富忧乐之别,那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会失去一大价值和意义。过去的“城乡二元”体制,极大的弊端就是使得城里与乡下差别极大,农民实际变成“二等公民”。因此在今天,包括才溪在内的农村朝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方向迈步,无疑走的是一条幸福、文明、进步、光明的康庄大道。

     

        ⒉充分考虑我国幅员辽阔复杂的地理资源特点

     

        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有广袤的平原沃野,也有起伏的高山丘陵,有风景秀丽的宜居之地,也有生态不良的荒漠之地。就人口分布而言,目前有约半数人口住在城镇,至于将来城镇化率应该达到多少比例,可以继续探讨。但城镇的地域、水源和公共设施等承载能力总有饱和之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13亿多人都搬进城镇,挤在狭窄的城镇空间,任由广阔的农村永远偏僻、停滞、蛮荒,变成谁也不乐意呆的地方。这是浪费资源,是畸形,非长久之计,农村发展也最终失去价值与意义。事实上也并非所有农村都不好,不是所有城镇都比乡村好。且不说风景区、名胜地,现在有的农村农林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让它们继续存在、发展,对整个国家、社会只会有益而无不利。如果都一概放弃,显然极为不明智与不合理。据统计,从2000至2010年,在“城镇化”中全国360万个自然村迅速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其中不少是有人文历史沉淀与景色优美的村子。行政村也从原来的70多万个减少到了现在的不到60多万个。就以才溪为例,这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生态基本没有破坏,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假如也把它丢弃,未免浪费、可惜。所以,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宜城则城,宜镇则镇,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不必强求一律,重在“一体化”。

     

        ⒊目前城镇化迫切需要正确导向

     

        众所周知,自从2000年国家“十五”计划提出要推进城镇化以来,比较短的时间内聚集起了生产要素,降低了工业成本,促进了工业化,使第三产业较快繁荣发展起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缓解了就业压力和“三农”问题,在较快时间形成了政绩。因此,近些年来城镇化备受各地党政领导重视与青睐。不少地方纷纷与国内外作对比,找差距,订目标,写规划,不惜投入巨量资金和人力,大力提高城镇化率。“一些地方已开始把城镇化的指标层层下达,层层加码。有的地方把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新增城市人口方面,认为城市的规模扩大了,开发强度增加了,大广场搞起来了,道路搞宽了就是城镇化。”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要在十几二十几年内消灭农村,“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百,向大中城市的教、科、文、卫及服务业项目和水平看齐。可见,在城镇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盲目、瞎攀比、贪大求快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在有的地方变成大规模的人工造城运动。忘记了城镇化本质上只是实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变迁,是资源要素聚集和经济发展及人口自然向城镇迁移的一个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方面客观表现。但如果把它本身也当成目标、方向,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当成“政绩工程”,甚至重现“大跃进”“放卫星”等盲目行为,误入歧途,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民土地被强行低价、随便征买,演变成推升地方债务、扩大房地产泡沬等危险。这显然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发展与我国的复杂国情。

     

        认识到包括才溪在内的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前途在于“城乡一体化”以后,我们一是要确立相应的战略方针,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维护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三农”的生机活力,保护耕地。各级领导要按照党和国家战略方针决心坚定,脚踏实地,有针对性地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农村发展的基本国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更加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农村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深度改革和加快发展。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