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街区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也是武汉近代历史的缩影。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大力打造这条街区。然而,关于“昙华林”这一名称的由来却长期没有弄清楚。
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记载始于清代,但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很难确定。杨朝伟主编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指出:在光绪九年(1883)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见《武昌区志》彩色图版)中就出现了“昙华林”地名。其实,比这更早的同治八年(1869)编纂的《江夏县志》已经提到昙华林。该志两次记叙丰备仓时均指明该仓在昙华林。
昙华林地名到底由何而来,通常有三种说法。
一是传说此处人家花园内多植昙花,聚而成林,因为“花”与“华”在古代通用,人们就将街名称为“昙华林”了。笔者同意《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书中所说,这“是附会而来”。第一,这只是一种倒果为因的揣测,没有事实作依据。第二,有的书上在介绍这一说法时,还将居民所种昙花注明为“优昙花”,其实一般民间种的昙花与优昙花是两回事。前者为仙人掌科的昙花,原产墨西哥;而优昙花,是梵语Udumbara(优昙钵罗花)的译名,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古时的武昌民间是很难大量栽种使其聚而成林的。
如果说上面的说法有些“望文生义”的话,那么第二种说法则是“听音生义”了。传说此街内住着很多种花人家,一坛一花,坛坛花花,蔚然成林,故名。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昙华林一带,清代确有许多种花人家,甚至有不少卖花的花铺。《湖北诗征传略》曾载“访其故居,子孙以种花为业,环堵萧然,庭户整洁,犹可想见隐君子之余风”。(丁宿章辑:《湖北诗征传略》卷二)另有竹枝词云:“白云深处近仙乡,四季长留百卉香。明是花林偏号局,园工风趣学官场。”(棣华馆生:《鄂垣竹枝词》之八,原载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申报》,原注曰:白云深处道家别院,花铺招牌均称“花局”)“白云深处”是花园山麓的一所道院,花铺(花局)当然也在昙华林那一带了。可见当地种花之坛确实不少,但这毕竟不能说明昙华林的来历。
第三种说法认为昙华林是从佛语衍化而来。郭沫若1938年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时候,在昙华林住过一段时间。他在《洪波曲——抗日战争回忆录·昙花林》中回忆说:“昙花林在武昌城内的西北隅(引者按:应为东北隅。郭沫若作为外地人,初来乍到,把昙华林的方位弄错并不奇怪),在文华大学的对面。地方很宽大,房屋很多,但建筑都很旧,涂上的红油漆都已经快泛黑了。照名称看来,在前大约是什么佛教的建筑吧?这一段古我却没有功夫考过。”郭沫若到底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仅从“昙花林”名称就联想到与佛教有关。
循着他的思路,我们可以在佛经里找到许多与昙华林相关的内容。据《慧琳音义》卷八记载,优昙钵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以大福德力故,能感得此花出现。《法华文句》卷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佛经里还真有“昙华林”,《优昙婆逻经》称:“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实瑟居士。诣优昙婆罗林之异学园。告异学以我一论灭瞿昙,如弄空瓶。世尊闻之,至其园说种种之法,使彼屈服。”其中的“优昙婆罗林”翻译过来就是“昙华林”。“林”应该是“丛林”的简称。所谓丛林,比喻众僧聚居一处,有如木相依为林。郭沫若在文中说那里有许多红漆房屋,这样看来,“昙华林”或许是一座红色的佛教建筑。
根据终于有了。最近笔者查阅《湖北文征》,在第十一卷找到黄冈人刘溱的《重游昙花林小记》一文。刘溱,字芙裳,黄冈人。同治壬戌(1862)举人,官武昌府教授。文章开宗明义指出:“昙花林者,鄂城祇园之别构也。”“鄂城”就是武昌,古代武昌曾称“鄂州”。“祇园”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它是印度佛教圣地之一,后来成为佛寺的代称。“祇园之别构”,就是指佛寺的一种建筑无疑。作者刘溱的祖父于嘉、道年间曾在此寺院中读书。道光三十年(1850),刘溱陪同乃祖前往昙花林游览,离寺庙半里地就“微闻斋鱼发响,铜乌啸风”,只觉得“尘氛顿释,道味默生”。进去以后,住持僧献茶招待。寺内环境幽静,建筑宏伟:“清泉甘洌,素磁若空,禅房邃深,幽径一碧,层檐接雉梯而上者十寻,屈道盘蛇磴而休者百折。”关于在昙华林寺庙里读书,在江夏人张杲《昙花遗稿》(咸丰四年刻本)中,也有记载,作者在赠给其兄的诗中回忆了同在昙华林读书的事:“昔我襁褓中,见兄索梨枣。七载就外傅,从兄亦云好。三年小范家,五月昙华林。形影共晨夕,此景长在心。”
五年以后,即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武昌城时,佛教圣地被毁坏无遗,昙花林寺院也未幸免于难。又过了十年,即同治三年(1864),刘溱带领来武昌参加科举考试的儿子再次游览昙花林。此时所见与十五年前则物非人也非。到了那里,只见“疏林甫秋,丛棘满眼,山容浴墨,石骨涴苔。……斗棋半黑,时逃鼬鼯”。打听寺中人事,则回答说主僧早已圆寂,小沙弥或还俗,或出走。问及昔日花木竹石,则有的毁了当柴烧,有的移作柱礎。刘溱呆立许久,感叹不已,以为昙花林是以觉王(如来佛)之力,外方之踪,天下太平,才在这狭小的地方,涌现优昙花。岂知百年之间,竟荒芜衰败如此。他不觉悲从中来,遂援笔含泪写了这篇小记,为我们留下追寻昙华林历史的宝贵线索。
从这篇文章可知,昙华林(又作昙花林)原来是一座历史古老、建筑宏大、环境幽静的佛教寺院,至少在清朝嘉庆、道光之交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到道光末年达到鼎盛。后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毁坏,几成废墟,以致光绪九年(1883)《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的绘制者,竟忽略了画个小小的建筑图标来表示“昙华林”,而其他很多庙宇、道观均有图标表示的。残存的建筑应该在20世纪30年代尚在,那就是郭沫若看见的地方很宽大、房屋很多、红油漆都已经快泛黑了的那些很旧的建筑。郭沫若曾说日本飞机轰炸炸死了很多人,使他们的生命像昙花一现,但“昙花林本身却是命长,敌弹一次也没有命中过”。这些未被日机炸毁的建筑后来为什么会消失,原因待考。
昙华林作为寺院为什么不叫某某寺?其实佛教中常有将寺庙称作某林的,通名有梵林、藂林、鹤林、禅林、少林、檀林等。祇树林、祇林指代祇园,而祇园亦是佛寺的代称。专名则有“祇陀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引市街)、“白云禅林”和“通慧禅林”(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大士禅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沙沟镇)等,所以以昙花林作寺院的名称应该是可以成立的。而昙华林就是因寺院的名称而成为地名的,且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