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传奇

    夏 静 徐 栋 蔡钧庭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8日   13 版)
    董翼家族在宜昌的19位教师合影,黑板上绘出的这个教育世家的“从教路线图”表明,四代人中共有32位教师
    在重庆的董泽诚全家四人都是教师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郭沫若笔下的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故里,是举世闻名的“水电之都”。

     

        民风淳、学风盛。如今的宜昌有这样一个家族:百年,四代,三十二人。他们祖祖辈辈把三尺讲台当作无限天地,传道、授业、解惑。

     

        一缕书香,在生命中芬芳;一个职业,在家族里延续;一个故事,历经百年而精彩依旧。

     

    温馨画卷

     

        2013年9月1日,湖北宜昌市三中804班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打动了听课师生,同时也揭开了一个教育世家的传奇故事。

     

        “我出生在教师家庭,成长在教师宿舍,琅琅书声是我童年最美妙的记忆,儿时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教师。”这节课是由青年教师董翼策划并主讲,题目叫《我的教师生涯》。董翼今年34岁,是三中政治和信息课教师。

     

        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是董翼请来了家族中的19名教师成员,白发、黑发在讲台上齐刷刷地站成一排,顿时成为一道最绚丽的风景——年龄最长的有92岁的董泽贵(董翼奶奶)、90岁的刘汉英(董翼外婆),以下还有伯父董昌俊、父亲董雪樵、母亲李惠茗、叔叔董昌虎、老公喻华等。

     

        一幅教育世家的温馨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在董翼的记忆里,家族走出了太多的教师。“现在,我们家族共有80余口人,四代同堂共有32名教师。”为了厘清亲属、辈分关系,在父亲董雪樵的帮助下,董翼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绘出了这个教育世家的“从教线路图”。

     

        “最早从教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11年。”董翼的曾外祖父(母亲的外公)、奶奶、父辈以及自己这一辈中分别有1位、9位、11位、11位教师。其中董翼的直系亲属有6位教师,分别是曾外祖父刘京三,外婆刘汉英、外公李承勋,奶奶董泽贵及父亲董雪樵、母亲李慧茗。

     

    关键人物

     

        记者穿过宜昌市西陵区金家台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文化墙,转弯走进第一栋居民楼一楼右边居室,来到了董翼奶奶董泽贵的家。

     

        92岁高龄的董泽贵老人头发花白,身体略显佝偻,走路需要人搀扶,但精神矍铄,讲起话来思路清晰。她是这个教育世家中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教师。

     

        董泽贵给记者讲述了教育世家的两个关键人物——

     

        1.刘京三

     

        刘京三是长阳县(今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董翼的曾外祖父,1911年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几年的求学,让他接受了不少新事物和新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业有成、脱下长衫、剪掉长辫的刘京三,回到了家乡长阳县担任县府督学。

     

        当时的政府没钱办教育,年轻的刘京三就走遍长阳的山山水水,游说办学校、兴教育的种种益处,动员社会贤达、乡绅捐款捐物,在各区创办了一批公立小学。一时间,“耕读为本、诗书传家,尊师重教”,在大山深处的长阳土家山寨蔚然成风。

     

        土家山民也由此记住了刘京三,长阳县志赫然记载着他的重教业绩——“办学有功”。

     

        刘京三不仅推动了民国初期长阳的教育发展,也培育了良好的家风。女儿刘汉英、女婿李承勋和外孙女李慧茗、外孙婿董雪樵均为教师,一直在三尺讲台工作至退休。

     

        2.董泽恩

     

        如果说刘京三是家族中最长一辈的教师,开启了教育世家之门,那么董翼的“大爷爷”董泽恩(实际应称呼大姨奶奶)则是对这个家族能成为教育世家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师德仁风的标杆”。

     

        董泽恩的父亲是湖北黄冈人,早年来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宜昌城打工谋生,成为一名厨师。母亲是宜昌本地人,他们婚后养育了“五朵金花”:董泽恩、董泽芳、董泽诚、董泽富、董泽贵。老大董泽恩出生于1904年,她和老五董泽贵之间,年龄相差18岁。

     

        家大口阔,贫困交加。董泽恩小时候凭借资助才在教会小学就读,后来毕业于武汉懿德师范。读书期间,董泽恩一直坚持勤工俭学,靠帮人缝补浆洗挣钱来补贴生活费。

     

        师范毕业后,董泽恩面临择业,她之所以选择当教师则是为了兑现自己的一个庄重承诺:“受到资助,毕业后回到宜昌教会小学执教三年。”

     

        从此,董泽恩和她的家族便与教师这个职业结下了终生之缘。三年后,她执教于私立鄂西女中。

     

        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宜昌相继沦陷。为躲避战乱,董泽恩只好带着母亲和小妹董泽贵背井离乡,西走巫山、重庆等地,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这期间她曾在巫山县城的武汉女中(是从武汉撤退来的学校)执教。

     

        那时的巫山频繁遭遇日寇的空袭轰炸,武汉女中被炸毁,师生各自奔逃。董泽恩只好带着家人来到重庆,经朋友介绍,在游民救济所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抗战胜利后,董泽恩带着家人回到宜昌,曾长期在市哀欧拿中学、市三中、五中执教,直到1963年退休。她有两句座右铭:“助人为做人之本”和“知足常乐”。虽然自己经济不宽裕,却时常资助同样有困难的学生,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不胜枚举。

     

        董泽恩热爱教育事业,同样对自己的姊妹疼爱有加。“她跟父母一起辛苦地将我们一一拉扯大,让我们都完成了学业,成了那个年代宜昌少有的一家五个女大学生。”董泽贵说。

     

        董泽贵三岁时,就由大姐董泽恩带着上了幼儿园,后来又跟着她读小学,一直居住在一起。抗战时期,父亲病逝,已出嫁的二姐董泽芳随军官丈夫去了湖南,三姐董泽诚随夫家撤退到重庆,四姐自己到重庆求学,董泽恩则带着母亲和小妹董泽贵撤退到巫山,再辗转来到重庆。

     

        三姐董泽诚生了五个儿女,而三姐夫的病逝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董泽诚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孤儿院。董泽恩听说后,非常生气,责备三妹:“我们董家的孩子岂有送孤儿院的道理?”不由分说,亲自跑去孤儿院,硬是将两个孩子接回来由她自己抚养。

     

        正是因为这一大家人的沉重负担,董泽恩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给耽误了,她终身未嫁。其实董泽恩才貌双全,身边不乏追求者。

     

        董泽贵在回忆大姐时,不禁伸出拇指夸赞:“女英雄!我从小受大姐影响,崇拜她的为人。她是一个好教师,我也便以当教师为荣。”

     

        董泽恩作为宜昌教育界最早出现的一批女教师之一,德高望重,桃李遍地,她的好多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其在宜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由此,董泽恩曾担任宜昌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1988年8月30日,新学年开学的前一天,身体一直康健的董泽恩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84岁。她去世后,其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赶回宜昌吊唁。为此,她的亲人们竟不得不将她的遗体存放至9月10日,隆重的追悼会之后才送去火化。停丧期长达12天,这大约是世间少见的奇事。

     

    喜怒哀乐

     

        董泽贵育有三子:董昌俊、董雪樵、董昌虎。他们都当了一辈子教师,如今退休在家,过着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他们讲述了教育世家的喜怒哀乐——

     

        1.董氏三兄弟

     

        董泽贵中年失夫。此时,老大董昌俊不满5岁,老幺董昌虎1岁多一点。可以想象,当时的董泽贵压力该有多大。但她擦干眼泪,尘封哀痛,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三个孩子身上。

     

        也许是受书香门第的熏染,董氏三兄弟特别有天分,爱读书,善读书,多才多艺,人也长得帅气。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当时董昌俊高中毕业,而董雪樵高中还没毕业,董昌虎则只刚读完初中。三兄弟分别下乡到了宜都红花套、长阳盒子坳、宜昌鸦鹊岭三地。

     

        老二董雪樵来到长阳盒子坳村后,参加农业劳动,修公路、修铁路、修桥梁,什么苦活累活都做过。他还参加了文艺宣传队,是骨干,而且自己编创文艺节目,颇受欢迎。当地教师资源匮乏,文教组便安排他在邓家坝小学担任了民办教师。董雪樵仿佛天生就有当教师的基因,虽然高中没有毕业,但他拿着粉笔走上讲台,就能够教得很精彩。

     

        一个意外使董雪樵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最先回到了城里。陈东生(后文会提及)遇难后,宜昌市教育局尊重董家人商量的结果,决定由下乡地离宜昌最远、条件最为艰苦的董雪樵顶职回城。

     

        董雪樵回城后先在市四中任教,带过语文,带过校运动队,还当过教工乐队队长,擅长书法和油画。1980年,他参加成人高考,脱产就读四年。

     

        毕业后,董雪樵被调到市招考办公室,后来他创办了《宜昌招考报》,并担任总编辑,一干就是十年,走遍了宜昌所有的中学,广交师友,使得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和家长在考试中受益。

     

        老三董昌虎是第二个回城的。后来,他在三峡大学谋到一份后勤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老大董昌俊最后回城。他下乡到红花套后,修了一年铁路,然后就被安排在当地小学当民办教师。1975年母亲提前病退后,他顶职回城。1979年春,他接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毕业后一直在市一中担任数学教师,直到退休。

     

        在董氏三兄弟的灵魂深处,始终认为教师是最好的职业。老二董雪樵则有一句感言:“磨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热爱是教师们的定海神针。”

     

        2.陈东生

     

        董泽芳是五姐妹中唯一没有当老师的,可其子陈东生高中毕业后即在东方红中学(现艺术学校所在地)任物理老师,并成为家族中的舍身救人的“英雄”。

     

        “我们永远记得这一天,1972年7月16日。”董雪樵说,“就在这一天,陈东生为了救市一中一名女学生而失去了年仅28岁的生命,终结了他热爱的教师生涯,永远地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学生。”

     

        7月16日,是宜昌解放纪念日。当天,宜昌举行了横渡长江的庆祝活动,庞大的游泳方阵依次从宜昌城镇江阁码头下水,游向对岸磨基山脚下。陈东生就在师生方阵中。

     

        陈东生是临时代替学校一位体育老师带队参加活动的。当时,东方红中学与市一中是一个游泳方阵,在横渡过程中,市一中一位女生突然体力不支,大呼“救命”,周边的师生顿时混乱起来。陈东生发现后,奋不顾身地游到她身边,毫不犹豫把她推向救生船,自己却因为耗费了力气而沉入江水之中。直到三天后,陈东生的遗体才在下游几十公里的宜都江面上被打捞上岸。市五中退休教师张玉芳对那段记忆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上初二,陈老师代我们的数学课,当听说他为救学生牺牲的时候,同学们都泣不成声。”

     

        因为董泽芳另外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宜昌市教育局将董雪樵调回宜昌城区四中任教,照顾董泽芳。教育部门坚持按政策每月为董泽芳发放抚恤金,一直到老人离开人世。

     

        3.董翼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如果说,奶奶那一代最初当老师是“被选择”,父辈这一代是“必然选择”,那么董翼这一代则完全是“自愿选择”,教师世家的后来者传递着正能量。

     

        董翼说,高考时她和父亲董雪樵商量,选择了三峡大学英语系,期冀毕业后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然而,事与愿违,董翼收到的入学通知书却是英语旅游专业。她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沮丧:“我好像觉得自己与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擦肩而过了。”

     

        “我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转到了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大学毕业后,董翼回到母校市三中任教。

     

        从儿时扮“老师”在小黑板上写画,给比自己小的孩子“讲课”,到如今真正站在讲台上,与曾经的班主任老师交流教书心得,与曾经的政治老师共同研究课题,董翼的梦想终于成真。

     

        本来董翼该教语文,但学校政治老师缺乏,她二话不说,当了政治老师,至今仍带两个班的政治课,全然不计较政治老师没语文老师“吃香”这回事。

     

        后来学校开设计算机信息课,她又欣然服从安排,同时带两个年级14个班、560名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课。为了能跟学生们更好地交流,董翼还依靠自学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帮助不少学生解决了成长期的各种心理问题。

     

        “我觉得同行之间,更能够相互理解。”董翼不仅自己延续了家族的这一职业,在择偶时,也不忘扩大教育世家队伍。她的老公喻华也在市三中工作,最初也是信息课老师,现在是学校的中层干部,担任总务主任,管理学校后勤方面所有的事务,负责学校所有电子设备的维护维修,还兼任一个年级的信息课老师。

     

        “他一个人承担这些工作以前要几个人才能完成。”市三中校长王涛称赞喻华踏实肯干、乐于助人,“除了灯不亮不找他,老师们遇到什么问题都爱找他帮忙。”

     

        “大姨奶奶(董泽恩)的爱心,对教育的执著、责任心,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后辈来说,影响是最直接的。既然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而不是‘挑肥拣瘦’。”董翼夫妻俩表示。

     

    桃李万千

     

        董泽贵的学生、宜昌市五中校长李军算过这样一笔账:“一年只带两个班、100名学生,一个教师从教30年最少也要教一二千学生。按此推理,这个教育世家所培养的学生是数以万计的。”

     

        1.学生年年祝寿

     

        “董老师,祝你生日快乐!”“董老师,你身体还好吧?”“董老师,你还记得宜昌市五中1959届的学生吗?”……

     

        这是2012年5月1日发生在董泽贵老人家中的一幕。当天是董泽贵的九十大寿,50多名全国各地的学生齐聚宜昌,共祝董泽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远在山城重庆的学生周律亨来了,他送上藏头拜寿诗匾:“福星众望归,如来显神威。东风催桃李,海天耀光辉。寿星呕沥血,比松更高洁。南湖(宜昌市五中在该市南湖边)垂师表,山城(指重庆)思不歇。”

     

        班长张志祥来了,送上书法作品表达景仰之情:“师生情谊感天动地留青史,弘扬美德尊师重教传佳话。”

     

        学生李长运来了,送上装裱精致的祝寿联:“寿星经风雨辛勤九十秋,文星照天穹闪烁千万载。”

     

        ……

     

        回忆少年求学往事,追述恩师耳提面命。这群耄耋学生围坐在董泽贵身旁,聆听她叫起一个个学生的名字,唱起生日歌。作为召集人的宜昌市五中原党支部书记王大成现场兴奋地说:“董老师虽然只教了我半年,但她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心灵让我受益到今天。”

     

        2.老翁千里感恩

     

        2013年5月的一天,董泽贵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5岁的朱复兴。他从东北沈阳专程来到宜昌,辗转打听,在80岁的校友王汉年的帮助下,才找到董泽贵的具体住处。

     

        “终于又见面了!”朱复兴拉着董泽贵的手激动地说。

     

        那是1948年,从宜昌市哀欧拿中学毕业的朱复兴考上了武汉大学俄语系。眼看就要到秋季开学的日子了,朱复兴却为上学的路费、学费一筹莫展,辍学的念头已经萌生。获悉此事,董泽恩找到朱复兴,毅然取下自己手指上的一枚金戒指交给他:“把它换成钱,作你的路费、学费。”

     

        “当时我死活不收,董老师给我讲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鼓励我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朱复兴讲得动情、讲得老泪纵横。

     

        朱复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去了沈阳担任俄语翻译。虽然从此再也没回宜昌,但朱复兴的心中时刻牵挂着宜昌,牵挂着给予过他资助的董老师。“我是来还愿的,虽然董泽恩老师已经去世,但那个穿着旗袍、乐善好施的老师形象永远铭记在心间。”

     

        3.桃李情牵恩师

     

        2013年9月9日下午,董泽贵的家中热闹非凡。12位70多岁的高龄学生前来和恩师喜庆第29个教师节。

     

        这群高龄学生围坐在老人的身边。“董老师,我以前只知道您是小董老师,董泽恩老师是大董老师,从来不知道您的家中竟然‘藏着’32位教师,您的家族真了不起!”学生陈仲强竖起了大拇指。

     

        讲起陈东生,原市六中副校长姚昌琨说:“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教育世家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鼓舞。”学生李宗玉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董老师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原夷陵中学副校长梁智说,“董老师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作表率,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我们,使我们从她的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不轻率且负责任的。”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知足常乐”,这是董泽贵至今信奉的真理。她坦言,大姐董泽恩因为从教而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她只希望家族中的后来人,能够因为从教而改变更多学生做人做事及生活的态度。董雪樵说,在母亲眼里品德永远是最重要的。

     

        “每当看着你们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我就无比高兴,‘桃李满天下’,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董泽贵说,教书育人是件幸福的事,整个家族都对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一定要延续下去!

     

        这个教育世家,在百年的风雨中坚毅前行,默默无闻中拥有了社会的认可,拥有了人们的景仰,拥有了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后内心的骄傲与自豪。(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徐 栋 蔡钧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