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思 考

    得而复失的惶惑

    ——新发现带来的纠结

    作者:苏光陆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6日 12版)
    伊斯帕尼奥拉皇冠青蛙 这种栖息于高海拔雾林的青蛙从1991年消失,直到2010年10月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资料图片

        科学家在拉丁美洲发现了6种消失许久的海地青蛙物种,其中包括热腺体青蛙,伊斯帕尼奥拉皇冠青蛙、莫扎特青蛙等。但新发现并未引起生物学界的什么反响,相反有专家担心,新发现可能导致珍贵的蛙种很快灭绝——就像75年前人类发现空棘鱼的情形。

        1938年12月22日,是世界生物科学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现了陆上四脚动物的“老祖宗”,甚至可能是人类进化始祖——被认为早已绝灭的空棘鱼。

        这条鱼是一艘拖网渔船在南非东伦敦海域捕到的。它长约两米、泛着青光的大鱼,鱼鳞像铠甲一样布满全身,尖尖的鱼头显得异常坚硬。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它的胸部和腹部各长着两只与其他鱼类比起来既肥大又粗壮的鱼翅,看上去就像陆地动物的四肢一样。

        在东伦敦博物馆工作的玛格丽特·拉蒂迈女士正巧路过码头。当她看到这条鱼时,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挎包里取出笔记本将这条鱼的形状画了下来。回到家里,拉蒂迈找出了所有关于鱼类的藏书,但无论如何也查不到这条鱼的有关信息。她又跑了几家图书馆,也未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于是,她给南非著名的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发出了一封信,还附上了自己画的草图,请史密斯教授指点迷津。

        看了拉蒂迈的信和草图,史密斯教授几乎失声惊叫起来:“这不是空棘鱼吗,这是古生物空棘鱼呀!可它已经绝迹几千万年了,难道还有活体实物吗?这太不可思议了!”史密斯教授立刻给拉蒂迈发去“妥善保存实物”的电报,并立即动身赶往码头。

        长相怪异的空棘鱼在三亿年前曾经繁盛一时,可当它在从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已经生出四肢的它又回到了海洋中生活,并在6500万年前和恐龙一起绝迹了。人们对空棘鱼的了解都是从化石上得到的,并且相信:空棘鱼已经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当史密斯两天后赶来时,那条空棘鱼已经腐烂的只剩下骨头和鳞皮……因二战等原因,直到14年后,第二条空棘鱼才在科摩罗群岛附近海域打捞出水。

        这是轰动世界的发现。简单地说,人类进化路线图是:鱼类上陆地进化为两栖类,然后完全脱离水域进化为陆地的爬行类和哺乳类,最后才进化为人类。

        但我们对几大进化过程的内驱力与突变性尚知之甚少,所以无法清晰解释自己从哪里来。两栖类是由总鳍类鱼两支当中的一支——骨鳞鱼类进化来的。当它向前进化发展后,最终进化为人类;另一支(空棘鱼类)则相当保守,始终没有离开过水。

        空棘鱼的发现,为人们研究生物进化、尤其是四脚动物的进化提供了一份极其宝贵的活化石。通过对这种史前活化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这种动物各个部分结构的功用,更可以在它们活着的时候来观察它们的生活情况,从而为了解整个生物进化过程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空棘鱼的科学价值家喻户晓后,为追逐可观的利益回报,当地人把捕到它作为出海的最高目标。尽管此后南非等国相继颁布严格的法令禁止私自捕捞空棘鱼,但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空棘鱼差不多就被“赶尽杀绝”了。这让拉蒂迈与史密斯从寻找空棘鱼的“悬赏人”变成了“保护者”,他们甚至在空棘鱼的出产地打出这样的标语:“善待空棘鱼,就是善待我们共同的祖先!”

        消失物种的失而复得,本来是件好事。但往往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一物种的过度需求,甚至让它们再度灭绝。这种局面一直让生物学界纠结、困惑。

        中国考古界对一些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古墓的发掘,也经历过类似的窘境——原本历经数千年封存完好的文物,一经曝光便支离破碎,涤荡难存。或许,对于那些失而复得的物种,我们应该在公布发现前就想好该如何保护。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