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抗癌老人圆了“博士梦”

    陈建强 聂文斐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2日   01 版)

        11月21日。南开大学。已近中午12点,一场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会还在进行中。答辩的主角韩维新是一名78岁高龄的癌症老人。

     

        “这篇《香港粤语语调初探》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答辩主席高立群教授的话音刚落,韩维新顿时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我终于圆了博士梦……”

     

    从石化专家到语言学博士

     

        韩维新出生于1935年,是河北新城县人,1964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所工作。1990年,他的两个女儿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对外汉语教师,老人便随女儿移居香港。

     

        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老人感到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开始教香港人学习普通话。

     

        逐渐地,韩维新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2006年考取了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学硕士,用3年时间取得硕士学位,完成了从石化专家到语言学研究者的转变。

     

    南开园里的“老学生”

     

        在北京语言大学读书期间,韩维新一直与南开大学的语言学教授石锋保持密切联系,经常请教有关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还屡次流露出拜师的意愿。

     

        由于担心这位比自己还大10多岁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石锋开始并未应允。于是韩维新打起“持久战”,不但自己软磨硬泡,还多次托北京语言大学和社科院的专家求情。但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石锋犹豫了。石锋去辽宁师范大学开语音学研讨会,韩维新闻讯后竟穷追不舍地跟到了会场。面对这位执着、好学的老人,石锋在询问过研究生院得知博士生入学没有年龄限制之后,石锋终于接纳了他。

     

        石锋告诉记者:“当年跟韩维新一起入学的共有4位博士生,可他却是最让我省心的一个,不但领悟能力极高,论文的进度也最快。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还跟其他同学一起选修了英语和计算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绝不向病魔低头

     

        正当韩维新在学业上攻坚克难时,病魔向他伸出了毒手。

     

        今年1月,他被确诊为肺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当术后癌症指标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时,韩维新才向石锋报告了自己得病的消息。直到那时,石锋才恍然大悟:当初老人申请延期半年毕业,竟是因为患病需要住院治疗。

     

        病魔仍在肆虐。10月,韩维新的博士论文正在关键阶段,却被检查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骨和脑。女儿十分着急,让父亲赶紧住院治疗。可老人却坚持完成对540个语音样本的音高和时长的详细统计和分析。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心里只有一个愿望:早日拿到博士学位,圆自己一个梦。”

     

        为了让老人尽快接受治疗,石锋联系了专家,安排了这场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香港粤语语调初探》细致地描述了香港粤语陈述句、无标记疑问句和焦点句在音高与时长上的具体语音表现特征,总结了香港粤语语调模式的基本特点……”在答辩委员会《关于韩维新同学博士论文答辩的决议》中,专家们对这篇博士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

     

        圆了“博士梦”的韩维新说:“我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接下来,我要投入新的战斗,专心与病魔去抗争了……”他还寄语在场的博士生:希望所有研究者都能认真踏实地做学问,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成就感。

     

        (本报天津1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聂文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