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是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待发展区。治理石漠化过程中,如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个难题。然而日前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四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传出好消息,我国首次实现石漠化土地面积由“持续增加”向“净减少”的重大转变,并带来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跑地”变成“三保地”
近年来,四川省叙永县对全县28万亩石漠化坡耕地实施梯田化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曾经生态退化的坡耕地正在变成富民的金土地。
叙永县是全国石漠化重点治理县,坡耕地石漠化尤为严重。叙永县林业局绿化造林股股长王勇介绍,2011年以来,叙永县共完成投资15.54亿元,建成高标准梯田6.3万亩,受益群众近9万人,取得明显成效。治理过程中综合采取了封山育林、新修水池、起坎培土等一系列措施,对土壤、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叙永县落卜镇草坝村以前由于过度地采伐林木,岩石裸露面积占到了80%左右。自2011年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后,草坝村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现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叙永县“大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种竹+林下养殖乌骨鸡”模式,2012年收入超过400万元,带动50户林下养殖户,年均增收1.5万元。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乡过去有近四分之三的土地石漠化程度达到80%以上。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后,广大干部群众在石旮旯里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30000亩,种植花椒20000余亩,平均每亩产生效益3000余元。如今,关岭县正在建立集生产、加工、销售、生态修复为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高效农业示范园”,构建良好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建好后的整个园区预计可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亿元,农牧产品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石漠化治理带来可喜变化
日前,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气象局等8部委以及相关省市区的代表齐聚四川泸州,共同探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面临的形势。会议传出的数据表明,我国石漠化治理工程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石漠化土地首次由“持续增加”转向“净减少”。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我国生态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涉及贵州、广西等8个省份451个县,2.2亿人口。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国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为保护长江、珠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加大岩溶地区扶贫力度,我国自2008年以来,先后在300个县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和重点治理工程,累计投入77亿元专项资金,并整合退耕还林等多项强农惠农资金数百亿元。
治理的决心和行动带来了可喜的变化:2011年底与2005年相比,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6万公顷,年均减少面积1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1.27%;与2005年相比,2011年我国岩溶地区植被盖度增加4.4%,乔木型和灌木型的比例增加2.2%。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与2007年相比,2012年我国岩溶地区规划区451个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必须遵循“生态修复优先”原则
尽管我国石漠化治理工程区生态状况开始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仍需认清石漠化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目前,治理工程区有166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水平的58%。工程区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5倍,陡坡耕种、过樵过牧等问题的解决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另外,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开展,土地基岩裸露度高,成土速度十分缓慢,一旦土壤流失以后,要恢复植被就非常困难。这不仅危害当地,而且危及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四川大学“地表创面生态修复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梁玉祥指出,治理石漠化必须遵循“生态修复优先”的原则。对林地中的石漠化土地,要实行封山育林,进行补植补造,禁止任何形式的采伐,使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对潜在石漠化地块,实行封山育林或人工管护,以提高森林天然修复力,让森林调节气候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耕地中的石漠化土地,要实行退耕还林(草),减少水土流失;对耕地中的潜在石漠化地块,应采取“坡改梯”等工程措施或农艺措施,改善耕作条件,阻止其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四川省林科院生态所副所长宿以民认为,石漠化地区类型复杂,分为中高山、岩溶断陷盆地、岩溶峡谷、岩溶槽谷等区域,“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各地有哪些适用植物。同时要认识预防的重要性。在人工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辅助下,封山育林,免去人为干扰,是防治石漠化的最理想形式。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一些石漠化地区,应开展生态移民”。近6年来,仅泸州市岩溶地区即搬迁移民近5万人。(本报记者 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