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研究证实治理空气污染能带来多项“正收益”

    记者冯永锋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8日   12 版)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冯永锋)能源基金会主办的“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对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后表示,空气污染治理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能给社会带来多项“正收益”。

        王金南表示,按照2006年65个行业部门价值投入产出表,他所负责的团队依照“环保投入贡献度测算模型”,计算之后发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在GDP发展、公众健康等方面,带来诸多的好处。如将近1.8万亿元的大气污染防治投资,预计能带来19422亿元的GDP增长。投资受益行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十大行业。计划实施后,将新增就业岗位260万个,但淘汰落后产能会减少非农就业岗位14万个,二者相加减后,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246万个。

        王金南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公众健康会带来良好的“正效益”。“预计每年可减少过早死亡8.9万例,约占我国PM2.5暴露所导致城市人口过早死亡的20%左右,增加健康效益816亿元;每年减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损失7.5万例,增加健康效益7亿元;每年减少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治疗4.2万例,增加健康效益8亿元;减少门诊和急诊的损失940.6万例,增加健康效益36亿元。也就是说,健康效益显著,由于PM2.5浓度降低而产生的健康效益,约达每年900亿元。”

        又讯 “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举行了“中国清洁空气城市网络”的倡议仪式。“中国清洁空气城市网络”是以“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项目网络城市”为基础,由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联合能源基金会和中国清洁空气城市联盟共同组建。该网络将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需求提供分类指导和支持,加大纵向技术支撑和横向合作交流的力度,为网络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提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并为城市提供一个空气质量管理的交流平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加入“中国清洁空气城市网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