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现代学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8日   13 版)
    钱理群

        任访秋先生的学术著作,已经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宝贵财富,其对当下学术研究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就我个人而言,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他“贯通古代—近代—现代”的学术视野与功力,二是他“贯通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思想与功力。这两大“贯通”,正是我自己,或是多数现代文学研究者所欠缺的。而在我看来,学术研究发展的未来趋向,将是日益走向“多学科的综合”,调整知识结构,扩大学术视野,使我们的学术功底更加深厚,学术想象力、创造力更加丰富,这是现代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学研究得以健全发展的重大任务。

        任访秋一方面坚守了“五四”新文学的立场,同时又以新史学的眼光和方法来观察、研究、书写现代文学史,自然就有别于前人。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是一部严格的文学历史著作,其史学品格更为突出。他将其著作命名为“现代文学史”,更着眼于“现代”与“古代”的延续与区别,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如果说,朱自清的“新文学史”是就文学而讨论文学,而且这在当时与以后的文学史研究与写作中都是一个“常规”,那么,任访秋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里,就还包含有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视野,这也是最能显示与体现任访秋的研究特点与特殊价值的。任访秋及其思想、学术与文学的密切关系,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特点,而且带有更普遍的文学本体的意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