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湘岳 光明网记者唐天)出生不足一个月的小男婴齐齐就接受了开颅手术!一根细细的导管从齐齐头部延伸出,连接着床旁的颅内压监测仪。“仪器上这些不时变动的数字显示了宝宝颅内压的变化,这样可以及时合理地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赢得救治时间。”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介绍说,“从已收集的资料来看,对新生儿进行这种持续动态的颅压监测,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齐齐患有内左枕叶动静脉畸形,出生4天后由于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且出血肿较大。11月4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和新生儿科的专家为出生仅有29天的齐齐施行了开颅手术。
手术还只是第一关。术后患儿颅内压的监测才是影响患儿生命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颅内压过高,会导致脑部缺血和缺氧,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动态精准监测新生儿颅内压,一直是医学上未能攻克的难题。
“以前主要是通过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或是用手去感受前囟门的压力来确定,往往这时候颅内压已经很高了。腰椎穿刺测定比较准确,但只能反映当时的压力,不能进行动态监测。也不可能时不时就刺穿宝宝的腰椎。”
岳少杰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尝试将颅内压动态监测技术应用到术后的新生儿病患者。由于新生儿颅内血管和神经细小,实施技术监测的手术难度大,需要新生儿专家与技术娴熟的神经外科专家共同配合才能完成。据悉,颅内压监测仪通过齐齐颅内的探头,将颅内压力传输出来,并转化成直观的数字。颅内压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及时在仪器屏幕上反映出来。在齐齐并未表现出外在信号(如哭闹)之前,医护人员就能发现颅内压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岳少杰表示,微创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可以精准地掌握颅内压力变化情况,避免盲目使用降压措施并判断降压效果,为精确指导降颅压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可大大提高新生患儿的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