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听油菜花开的声音》后续报道

    冬日的阳光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徐虹雨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7日   06 版)

        11月14日,晴,湖南常德75岁的知名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李伊良来到沈昌健的油菜实验基地。

        见到专家,沈昌健十分兴奋:“我见过您。”原来,在2008年首届感动常德十大人物颁奖会上,沈昌健的父亲沈克泉与李伊良都登上了领奖台。沈克泉成功入选,李伊良获得提名奖。那时,沈克泉已经患病,沈昌健陪父亲出席颁奖典礼。

        “我父亲很敬重您,还告诉我很多您育种的故事,夸奖您是常德人的骄傲。您还那么硬朗,只是我父亲走了几年了。”沈昌健有些伤感。

        “早就听说过你父亲的事,不简单,农民搞科研难度很大,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打击。我也是个农民,深知这一点,但是我选定了方向,就不怕别人打击。”李伊良鼓励沈昌健。

        “75岁了,您老怎么还显得这么年轻?”

        “我一年四季都在田里忙活,劳动使人健康。明天我要去广西,过几天又去海南,那里都有水稻实验基地,要去育种呢。”李伊良说。

        从1975年起,李伊良每年夏在湖南,秋在广西,冬春在海南,1年当做3年用。一天,正在海南岛育种的他接到两份电报:妻子肺气肿,正在住院抢救;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可科研项目正值关键时期,耽误就是一年。他强忍悲痛坚持,直到这一季工作结束才回家。1990年,李伊良苦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金23A基本定型。1992年,湖南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这是我国第一个高产优质不育系,常德人解决了杂交稻高产而不优质的世界难题,实现了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的完美结合。1995年,成果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李伊良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搞科研,并不只是科研工作者的事情。有一些专家,一辈子也没有搞出大成果。农民搞科研的积极性十分宝贵,要格外珍惜和保护。农民搞科研也能取得成功。”李伊良激动地说。

        在一旁的常德市农科所副所长杨宏补充说:“我们许多育种的经验、知识,都来自农民,专家再对它们进行理论深化和包装。”

        “不过,农民科研是很辛苦的,选育的品种要符合时代的需求。你选育的油菜品种,要将优质、抗性、高产结合起来,还要适应机械化耕作模式。要学会勇敢地自我淘汰一些失去时代价值的成果,要对自己负责,对农民负责。”李伊良再三叮嘱。

        沈昌健连连点头。

        刚送走李伊良,沈昌健的手机上出现一条短信:“沈老您好,我是毕承松的侄女毕家莲。在光明日报看到您的报道,让我想起我的伯父,因为您跟他一样将一辈子奉献给了土地,您追逐的是油菜梦,我的伯父是为了让棉花高产,你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毕承松”!一个熟悉的名字进入了沈昌健的眼帘。

        澧县棉农毕承松是全国劳动模范,在常德家喻户晓。他一辈子耕耘在棉花种植一线。1974年,他创下当时亩产皮棉140公斤的记录。有一株高3.1米,结铃370多个的棉株还被送到北京展出。

        短信在继续:“伯父一生未娶,与棉花为伴。80多岁时还在自己房前屋后种棉花,把一株精心培育的棉株制成拐杖,并嘱托离世后要和他葬在一起。伯父在他一百岁的寿宴上,曾激动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如果再活一百年,我让棉花更加洁白灿烂!’伯父离世的时候,舍不得的依然是他的棉花。”

        “我父亲离世的时候,放心不下的也是他的油菜。现在有这么多人鼓励我支持我,我信心更足了。前辈李伊良、毕承松的精神就像这冬天的太阳光。”沈昌健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徐虹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