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22年,他像说书一样说理论

    ——记江苏如皋党的理论传播者姚呈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16版)

        他像说书一样说理论,普通话里夹着如皋话,家常话里说出大道理;他痴迷于党的理论,被当地人称为“姚克思”“姚铁嘴”“姚理论”;22年来,他跑遍如皋的大街小巷,为基层干群送去理论宣讲3000多场。他就是江苏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姚呈明。

        理论实、笔杆硬、有思想,姚呈明是如皋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自1991年调进宣传部理论科至今22年,他每年讲课150余场,至今已有3000多场,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7家单位,如皋各地无论村组干部还是企业领导,见了他都“老师、老师”叫个不停。

        “‘纯洁’二字是没有杂质、没有污点的概念。”如皋市规划设计院会议室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姚呈明正在讲党的纯洁性教育,他没带一张纸片,没有任何客套话,甚至没有一句自我介绍,一上来直入主题,如说书般地娓娓道来。讲课过程中他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组数据连着一组数据,名人名言脱口而出,案件实例信手拈来。听众陶醉在他所描述的语境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托腮深思。不知不觉,两个小时一晃而过。等到他起身鞠躬时,听众才回过神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听姚呈明讲课就像在听名嘴刘兰芳、单田芳说书,他总是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他讲的课特别‘对胃口’。”听众薛文跃说。

        一直以来,理论宣讲常常面临“两张皮”“空对空”的难点,为什么姚呈明讲理论却如此受欢迎?“要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这是姚呈明22年来坚持的讲课原则。为了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姚呈明每天坚持至少4个小时的理论学习,及时记下有触动的中外故事、乡野俗语;他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保持和基层干部的思想交流;他在艰深晦涩的理论学习中加入理性思考,结合实例将其说得通俗易懂,带给听众醍醐灌顶式的顿悟和思考。“学习就像氧气,支撑理论宣讲的生命。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肚子里有货,才能从听众爱听的角度入手讲透道理。”姚呈明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每一场宣讲,似绵绵春雨,渗透进听众心田。

        姚呈明不仅能说,而且善思。他3次荣获江苏省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一等奖;他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环境改造等“六大重点”代替原有的“四大重点”,成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他以讲稿为主的《如皋品思录》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谈及他不曾停歇的宣讲之路,姚呈明欣慰地说:“我自己也从一场场宣讲中体会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会更加钟情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行到底。”(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