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在1984年,河南商丘就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商丘仍是一个“农业大市”。如今,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商丘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整合资源 铸造品牌
商丘市对21家文艺团体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商丘演艺集团,走出一条“集团+经纪人+市场”的路子,其经验被中宣部改革办编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70例》一书,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其原创的《龙河钟声》《浣纱记》《李香君》等大型戏剧连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大奖”和中国第24届戏剧梅花奖。
在这里,两年一度的国际华商节已成功举办4届,成为全世界华商拜谒商祖寻找商机的重要盛会。“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商丘品牌也越来越响。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法宝,也是区域经济的灵魂。商丘市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坚持品牌培育和品牌提升相结合,不断提高特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宁陵的白蜡杆逍遥椅摆进了上海世博会的贵宾室;夏邑火店乡的传统宫灯挂进了央视农民工晚会的舞台;民权画虎村农民画家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农民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夏邑县火店乡,家家户户都在热火朝天地加工特色文化产品。目前,火店乡从事宫灯、旗穗、中国结、刺绣等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的有3万人,全乡2011年文化产业产值达6.8亿元,文化产业收入占全乡人均收入的70%。
“中国画虎第一村”民权县王公庄早已声名在外。现在,全村有700多位村民从事绘画产业,每年有4万多幅画作销往国内外,销售额6000多万元。村干部王培运说,以前村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小院成了画院,街道成了画廊。
在永城茴村,73岁的黄昌宗天刚亮就骑着三轮车走村串巷卖手工馍。一回家,他便摊开画纸,挥毫泼墨。在村里,像黄昌宗这样将书法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人有1000多位。种地、做小生意是为了生活,研习书法则是怡情、养心。在这个被誉为“豫东书法村”的地方,出了7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8位河南省农民书法家协会会员、26位商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正如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瑞琴所言:“农民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体验不同朝代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商丘共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收入9359.86万元,同比增长14.6%。
商文化、火文化、古城文化、汉梁文化……这些不同朝代、不同形态的本土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既体现了商丘独特的人文魅力,也为商丘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2012年,商丘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2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9%。
今年9月,《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归德府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出炉,“真正把商丘古城建设成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内涵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人文生态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4000年历史的商丘古城将迎来新的曙光。(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