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警政治学院捷报频传: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汤德品教授再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罗建林、任龙、张增孝、汪红伟4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两年间,武警政治学院10余项成果获军队教学成果奖,6项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到全部队;先后两次参加武警部队优质大课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
一所处于教育教学转型期的院校何以收获累累硕果?学院院长李吟一语道破:坚持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人才队伍的生动局面——
人才“不适用”是最大浪费
从指挥院校到政治院校,近年来,学院先后两次改建,教员队伍一度陷入“两个不相适应”的尴尬:一方面,指挥专业撤销,大量教员无课可上;另一方面,政工专业人才紧缺,有些学科甚至出现断层。学院党委在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人才“不适用”“不被用”是最大浪费,只有把合适的棋子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潜力。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不仅要“眼睛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密切关注学院现有人才资源,更要“向前看”,把具备政工专业教学能力,有可能成为拔尖人才的“潜力股”挑出来精心培养。
推进“名师选拔工程”,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传帮带作用,重点培养“潜力人才”,缩短跨专业教员的转型周期;通过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负责制等人才使用制度,设立3项“人才奖励基金”,盘活内部人才资源……一大批人才在学院教育教学转型中精彩转身,成为教学科研管理的中坚力量。
职称再不是“铁交椅”
以前,专业技术职称只上不下,唯学历、拼资历、论年头的现象司空见惯。许多中青年教学骨干精力外移,有的干脆要求调走或转业。“稳住了老的,压住了中的,挤走了青的”状况使学院人才队伍活力渐失。
学院党委打破常规,制定《专业技术干部任期考评实施细则》。采取公开教学工作量、公开科研学术成果、公开述职答辩等办法,定期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凡考评成绩未达到标准或排名靠后者,一律降到下一级职务,职称再不是“铁交椅”。与此同时,学院大胆开通“绿色通道”,优秀的年轻教员不必参加“排队”和“平衡”,就能乘坐“直通快车”参加评审,成绩优异者可提前晋升职称。学院政委蒋勇告诉记者,近年来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为人才提供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对突出人才实施表彰奖励的暂行办法》等措施,千方百计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今年,学院11名优秀年轻教员晋升了职称,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徐连宗 高晓洲 卢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