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西北部,有一大片半沙漠地区,阿拉伯语音译为“杰齐拉”,意为“半岛”,因为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在这一地区的中央偏东,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古城遗址——哈特拉(Hatra)。今天,在哈特拉古城遗址里仍然可以见到高大壮观的神庙和各式建筑,它们融合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使每一个来访者为之震撼。
关于哈特拉城的起源,存在不同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网站的描述是:哈特拉起源于亚述时期的一个小型定居点。由于来自南方的阿拉伯部落的经营,在公元前2世纪,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坚固的城防设施的城市和新月地带北部重要的商业中心,控制着从美索不达米亚通往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商路。邻近地区还分布着其他像哈特拉这样作为丝绸之路西段上由阿拉伯人建立的重要的商业城市,如约旦的佩特拉、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和黎巴嫩的巴勒贝克。
哈特拉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帕提亚帝国统治时期(公元前247—公元226年),其时哈特拉成为帝国对抗罗马的重要边陲要塞,同时也是从属于帕提亚的一个阿拉伯王国的首府。
公元前3世纪中叶,一支属于马萨革泰部落联盟的帕奈游牧部落从北方进入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即今土库曼斯坦南部和伊朗东北部地区。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奈人加入了当地人反对塞琉古王朝的斗争,在公元前247年的大起义中,首领阿尔息斯称王,建立阿尔息斯王朝。中国史书以其王朝名称而名其国,称为“安息”。
帕提亚起初臣属希腊人建立的塞琉古王朝,以后逐渐扩张,米特里达梯一世(公元前171—前138年)于公元前141年攻占巴比伦,控制了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此后,帕提亚阻止了塞琉古人的西侵,夺取了中亚的木鹿。在西方,帕提亚抵御了罗马军队的一次次东征,给予其以沉重的打击,巩固了帝国的边界。全盛时的帕提亚包括了东起印度河、西至幼发拉底河、北迄亚美尼亚和阿姆河的辽阔地域。关于帕提亚的研究资料较少,但从现有资料和考古发现看,帕提亚的社会结构主要源于波斯、巴比伦和希腊三种文化因素。所以说,游牧的帕奈人继承了塞琉古王朝和各种地方文化的遗产。
在政治上,帕提亚基本沿袭了塞琉古帝国的体制。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身边是希腊式的卫兵,他的头衔也是希腊式的“拯救者”、“胜利者”之类。据称,阿尔息斯家族的祖先是塞琉古王朝帕提亚省的省长,后来又进一步上推至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君主。国王的王位一般为世袭,但有时也实行兄终弟及之制,且贵族委员会和智者及麻葛(祆教祭司)可参与决定王位人选。在王室婚姻方面,国王可与同胞姐妹结婚。因此,帕奈人仍带有浓厚的母系氏族残余。
从政府建制上看,中央政府似乎是一个由大贵族和属国王公组成的委员会。地方建制分行省与属国两类,塞琉古时期的行省全部保留。属国即被征服地区,罗马史家普林尼提及有18国,如大米底、亚美尼亚等,其王公可与帕提亚王室联姻。省以下有希腊城市、原希腊军事殖民地和本地城市。希腊城市和军事殖民地享有自治权,设有市议会,自行推选法官。但公元1世纪以后其权力和地位下降了。在语言上,希腊语是王国的官方语言,而在巴比伦尼亚(今伊拉克中南部),主要使用当时本地区广泛流行的阿拉米语。
帕提亚的首都最初在中亚的尼萨,后迁至百牢门,达拉及荷卡托皮勒也曾是京都所在地。米特里达梯一世曾在巴比伦旁边的小村泰西封驻军,以监视底格里斯河对岸的塞琉西亚。至公元1世纪后期,泰西封成为王国的冬都。政府还在巴比伦北边新建了沃尔加西亚城,它与泰西封、阿克巴特那、拉加和荷卡托皮勒均为王国的首都。
贵族在帕提亚社会中地位显赫。据传在国内有七大贵族,但这可能只是根据波斯帝国情况的附会,有据可查的著名贵族有苏伦、凯伦、古依、米赫兰四家,主要分布在波斯本土。他们均拥有自己的军队、宫廷和嫔妃。中小贵族也拥有相当的实力。
在经济上,巴比伦尼亚是王国最发达的地区,并从政局稳定和繁荣中获益。这一时期的农业进一步发展,灌溉技术有所改进,使用了畜力提水,运河网得到有效的保养、疏浚。土地主要掌握在王室、贵族和僧侣手中,村社也支配一定的土地,并负责灌溉用水的分配、所辖土地的使用以及向国家纳税。农民仍处于依附土地的地位,如果土地抛荒须处罚金。
帕提亚时期的过境贸易相当繁荣,尤其是在丝绸之路贯通后,王国成为地中海与近东和远东贸易的中介地。丝绸之路从波斯的阿克巴特那到底格里斯河边的塞琉西亚,而后经左格马到叙利亚的安条克;另有一条商路从塞琉西亚经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到达地中海。商人贩运的主要商品有奴隶、干果、染料、香水、橄榄油、油脂、皮革、盐、食品、牲畜、青铜像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牲畜、金银、宝石、地毯、夏布、丝绸、铁、桃子、杏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葡萄酒、石榴、驼鸟等。另外,巴比伦尼亚也有海路直通印度河,与中亚、高加索等地区存在密切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贸易的发展促成了一批新城市的兴盛(包括巴比伦尼亚北部的哈特拉和中部的沃尔加西亚),商人成为一个十分富有的阶层。
在巴比伦尼亚的城市中,主要居民仍是土著居民,包括犹太人在内,但地区人口的主体是阿拉米人。另外,商业的繁荣和移民也带来了新的民族。城市中有帕提亚人、希腊人和来自帕尔米拉的叙利亚商人,并形成了独立的社团。在乡村、尤其是沙漠中,则有来自半岛的大批阿拉伯人,他们成为奔走于哈特拉与小亚的艾德萨之间的商人,在这两座城市中,阿拉伯人已占有优势地位,以至哈特拉的统治者自称“阿拉伯人之王”。而且,到公元1世纪,希腊人已逐渐与当地人通婚,塞琉西亚等由当年亚历山大统帅东征的军队建立的希腊城市也先后为帕提亚人、土著人和罗马人所占据,作为王国异质成份的希腊城市已不复存在。
帕提亚的城市建筑一般很少使用石料,而哈特拉是一个例外,这与当地丰富的石料供应和大量的商业财富有关。另外,哈特拉古城遗址呈圆形,这在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史上也是一个创新。而且,城市建有双层城墙,其直径为2公里,城墙周长为6公里。外墙以土垒成,内墙以石砌成,宽3米,高10米,共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11座城堡、28座大型塔楼和160座小型塔楼。因此,城市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长期以来,哈特拉也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城市中央,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东西方向的长方形区域,以石墙与周边城区隔开,它划分为东西单元,其中面积较大的东区分布着许多庙宇,其中心是所谓的“大庙”,其一翼为建于2世纪初的太阳神沙玛什的矩形庙宇。从建筑上看,哈特拉神庙的特点是运用了“阿依万”的神殿形式,这是一种正面敞开通往院落、天花板呈现为筒型拱顶的矩形大厅。阿依万运用的范围包括了世俗建筑和宗教建筑。哈特拉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融会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一些建筑拥有希腊式的圆柱,但它们实际上是装饰在墙壁上的半圆柱,顶部也没有逐渐变尖,并缺乏精美的希腊式柱头。哈特拉建筑对以后萨珊帝国和伊斯兰时代早期的伊朗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世纪初,在邻近的阿淑尔遗址上进行发掘的德国考古学家瓦尔特·安德烈最先对哈特拉遗址进行了测量和调查。1951年,伊拉克政府开始组织对遗址的发掘;1960年以后,开始了对遗址的修复。1985年,哈特拉遗址顺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的世界文化遗产。此后,伊拉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哈特拉遗址的保护和宣传,但海湾战争的爆发使遗址面临着威胁。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这里鲜有游客光临,修缮和发掘工作几乎陷于停顿,人们期待着未来哈特拉遗址的情况将逐渐得到改善。(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