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一位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

    ——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7日   07 版)
    龚全珍在讲述其丈夫甘祖昌将军的故事。资料图片

        编者按

     

        她是将军夫人,却始终甘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一辈子坚守信仰,一辈子热心教育。她已过耄耋之年,但一颗为民的赤诚之心,却依然年轻……11月6日,由中组部、中宣部、全国妇联、中共江西省委共同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团成员——江西莲花县委书记夏兴、龚全珍的资助对象彭艳峰、龚全珍的二女儿甘仁荣、《龚全珍日记选》整理人之一江仲俞,从不同侧面,通过各自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用朴实的语言讲述龚全珍老人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本版特摘登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龚全珍的三次选择   

     

        2011年,我调到萍乡市莲花县担任县委书记。两年多来,龚老感人的事迹时时激励着我、感染着我、鞭策着我,使我深深地感到重担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龚老普通而不平凡的历程中,对我教育最深的,是她人生里的3次选择。

     

        龚老的第一次选择是,跟定共产党,参加解放军。

     

        龚老14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山东,她的三哥参加了八路军。她也要跟着哥哥参军,哥哥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去打鬼子。”那时,她辗转求学,从山东到安徽、从河南到陕西,边读书边参加抗日话剧团的活动。

     

        1945年,龚老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积极参加学生进步活动。有同学劝她,这样做很危险,但她不畏艰险,坚持宣传革命。

     

        1949年,大学一毕业,她就报名参加解放军,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上了一名教师。她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工作,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龚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

     

        龚老的第二次选择是,追随甘将军,建设新山村。

     

        1953年,龚老与甘祖昌将军结为革命伴侣,他们志同道合,恩恩爱爱,同甘共苦。1957年,龚老与甘祖昌将军一起回到将军的老家——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

     

        面对将军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回乡去务农的选择,龚老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有的说她当初对甘将军的决定十分惊讶,有的说她忧心忡忡,还有的说她不支持而引起将军责备。我问过龚老:“您当时是怎么想的?”龚老笑笑说:“祖昌对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乡亲充满了深情,他回乡务农,就是要为老区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祖昌是老红军,我相信他的选择。”

     

        在村里,龚老发现大部分孩子甚至不少青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于是,她毛遂自荐来到偏僻的九都中学当老师。她把满腔的爱倾注于山区的孩子,正如甘将军对儿女们所说:“你们的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你们的妈妈是学生们的妈妈。”

     

        就这样,龚老以造福山村,服务他人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农村学校默默地耕耘着,一干就干到离休。

     

        龚老的第三次选择是,紧跟新时代,奉献一辈子。

     

        1986年,甘将军因病去世。龚老向孩子们提出要搬到幸福院去。儿女们既不理解,又感到不安:儿孙满堂,一起生活,不是快快乐乐吗?妈妈要住到幸福院去,我们的面子往哪里放?别人还会以为我们不孝顺呢!

     

        但龚老坚持要去。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60多岁就呆在家里享清福,应该吗?你们的爸爸像我这么大年纪时,还在劲头十足地干着呢!”原来,龚老牵挂着幸福院里无儿无女的老人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她想到幸福院陪伴他们、照顾他们。并且,幸福院与琴亭小学仅一墙之隔,住在幸福院,她可以很方便地去学校,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龚老帮助别人,从来没有对象之分,没有时间的界限。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党组织庄严承诺:健康时,多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去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党费上交,希望能捐出自己的肝脏、眼角膜和遗体;她捐助的贫困生,子女们要继续负责到底。

     

        1995年,已经72岁的龚老,不顾年事已高,毫不犹豫地担任莲花县“关工委”第一任主任,忙碌在关心下一代的第一线。现在,龚老已年过90,还经常步履蹒跚地到学校、农村、机关、部队、企业宣传革命理想信念和新时代新变化。就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她去了多少个地方,讲过多少堂课。但大家清楚地记得,她从不要公车接送,从不在宣讲单位用餐,从不要一分钱讲课费。

     

        从龚老的3次选择上,我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她用一辈子的坚守和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龚老为榜样,把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中共江西莲花县委书记 夏 兴)

     

    妈妈,我们为您骄傲 

     

        在我们心目中,爸爸妈妈是一对非常恩爱的革命伴侣。爸爸在世时,妈妈总是站在爸爸的角度考虑问题,事事为爸爸着想。现在,爸爸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妈妈还一直坚守着当年的理想和信念,传承着爸爸的精神和作风。

     

        1955年,爸爸由于头部受过3次重伤,怕影响工作,便萌生了回乡务农的想法。起初,爸爸没对妈妈说,生怕妈妈不同意。然而妈妈的回答却是:“你走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妈妈帮着爸爸前后写了3次辞职报告,爸爸的请求才得到组织上的批准。妈妈跟着爸爸回到了莲花老家,在乡村教师岗位上一直干到离休。

     

        爸爸妈妈从小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1973年,姐姐在吉安卫校读书的时候想当兵,爸爸说:“想当兵,我没意见,只要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就行。”还特意打电话给军分区领导说:“平荣想当兵是件好事,但希望你们在体检的时候严格把关,她的左眼有点近视,不一定合格。”姐姐听了这话,当场就气哭了,说:“你们不帮我就算了,就想不通为什么还帮倒忙!”妈妈非常理解爸爸,劝姐姐说:“孩子啊,当不了兵,也不要紧,当护士也挺好的。”

     

        1974年,我在生产队当妇女主任,由于劳动积极,肯吃苦,被大队推荐上大学。当爸爸听说村里有位家庭贫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学后,当即就给县里打电话,把我的名字换成了退伍兵的名字。我很伤心,就找妈妈哭诉。妈妈劝我说:“仁荣啊,他比你更需要这个机会。”

     

        记得小时候,每年家里养10多头猪,我们每天都有割猪草的任务,可到了年底,爸爸把猪全部卖给了公家,全家过年都没有肉吃。那时候,爸爸把他的大部分工资和养猪种地挣的钱,都用来给集体修水库、建桥梁、买化肥。妈妈也将她每月80元的工资,10元寄给山东外婆养老,10元留给自己在学校吃伙食,其余的都给爸爸统一支配。

     

        爸爸离开我们后,妈妈依然和爸爸一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有一次,我买了一件真丝衣服给她,我虽然骗她说才100多块钱,但妈妈还是不高兴,以后这件衣服也没有见她穿过。后来一问,才知道她又送人了。平时我们买水果回家,如果听到水果的价格超过3块钱一斤,她就很生气,说如果你爸爸还在的话,绝对不会吃这么贵的东西。

     

        妈妈对自己和家里人很“抠门”,对困难群众却很“大方”,不是今天捐款给贫困学生,就是明天买书送给学校。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妈妈天天盯着电视看,听到遇难人数已经上万人了,她心如刀割。15号,妈妈就到民政局去捐钱捐物。后来,中组部号召在职共产党员每人捐出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特殊党费支持灾区,妈妈迫不及待地说:“我虽然不在职,但我一定要响应号召。国家有困难了,共产党员要分担责任,我一定要再捐!”妈妈赶到县委组织部,恭恭敬敬地捐上了2300元的特殊党费。

     

        受爸爸妈妈的影响,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大妹妹公荣一直在家乡基层岗位上,默默坚守了几十年,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退休后,大妹妹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经常帮助他人。

     

        受妈妈影响的,不只是我们兄妹,还有我们的晚辈。我的侄女,早年下岗后,自己开了个小花店。事情的繁忙和生存的压力,并没有消磨她学习奶奶的热情,她和我的外甥、外甥媳妇,都加入了龚全珍工作室,成为了志愿者。

     

        现在,妈妈已经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但在我们儿女的心中,她依然是那个平凡的妈妈、朴素的妈妈。随着对妈妈理解的加深,我们越来越感到,妈妈就是我们的人生教科书。读着妈妈这本书,我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奉献的美好。我们一定把这本书好好珍藏着,一直读下去!(龚全珍二女儿 甘仁荣)

     

    人生中,因为有了您

     

        我和奶奶相识于1995年,那一年我8岁。因为爸爸小时候患有脑膜炎,留下后遗症,无法照顾我们,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身患残疾的妈妈身上。后来,妈妈由县民政局安排到针织厂上班,我也跟着妈妈来到县城读书。一放学,我就一个人坐在家里,一点也不快乐。一天,妈妈对我说:“艳艳,你放学后,妈妈要是没下班,就到旁边的幸福院去玩,那里有一个龚奶奶,是个大好人,照顾了好多和你一样的孩子。”

     

        我总也忘不了奶奶组建的幸福学习小组。小组里有10多个像我一样的孩子,奶奶在幸福院里争取了一间房子作为我们的活动室,里面摆满了她用自己的钱买来的各种学习资料。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奶奶还常常组织大家开展讲故事比赛、表演节目等活动,谁要是表现好,就奖给谁课外书、笔记本什么的。幸福学习小组里,我们跳呀、笑啊,常常忘了回家。

     

        那年冬天,我的小手长起了冻疮,手指肿得像一根根胡萝卜,又疼又痒,笔都拿不住。一天,奶奶拉住我,轻轻地捧起我的小手,摸了又摸,帮我戴上了她亲手编织的棕色小手套。当我戴着手套的小手慢慢暖和起来时,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龚奶奶真好!奶奶,您就是我的亲奶奶!

     

        第二年,弟弟也来到县城读书,妈妈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糟糕的是,没过多久,针织厂倒闭了,妈妈急的不得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奶奶来到家里,对妈妈说:“你不是会做裁缝吗?要不自己开个裁缝店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掏出500块钱放在妈妈手里说:“你先拿这点钱去买台缝纫机吧!”正是有了这雪中送炭的500块钱,妈妈的小店开张了。

     

        谁知道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时,一个天大的不幸突然降临。2005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姐,妈妈得了白血病,妈妈说这个病治不好,不去治了。”那一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眼泪夺眶而出。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奶奶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听到妈妈说因为没有钱打算放弃治疗,奶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立即回家从银行取出了当时她所有的存款,给妈妈治病。这还不算,从2005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80多岁的奶奶在医院、乡政府、县残联、电视台之间来来回回,发动社会各界为妈妈捐款。虽然最后妈妈还是离开了我们,我却没有倒下去。没有了妈妈,我们还有奶奶,我不怕!

     

        在莲花,像我和妈妈这样,被奶奶无私帮助过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旁人眼里,奶奶做的都是一些平常小事。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2011年的春天,下岗工人周春燕的丈夫得癌症去世,留下了治病花费的2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周春燕觉得天都塌了,根本不想活下去。奶奶知道这件事后,到处打听周春燕的住址,几经周折找到了她,递上5000块钱,作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奶奶轻轻地拉着周春燕的手说:“你还年轻,人生的路还长呢,两个孩子又还小,一定要坚强,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在奶奶的鼓励下,周春燕对生活有了信心,开始在县城一家药房打工来改变家里的状况。

     

        周春燕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志愿去了边远山区支教,成了一名山区小学教师。她在给奶奶的信中这样写道:“龚奶奶,是您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人,自己也会很快乐!我在山区小学工作很开心,因为我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这群山里的孩子,就像您曾经帮助我一样!谢谢您!”

     

        而我,从认识奶奶的时候起,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做一个像奶奶一样的好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暗暗地对自己说:“彭艳峰,要像奶奶一样当好一名老师,教书育人、爱生如子。”

     

        现在,我虽然被评为了萍乡市优秀教师,但和奶奶比起来,我还差得很远,做得还很不够。我会用心学、用心做,向奶奶看齐,把奶奶身上的人间大爱,不断传递下去,传递给孩子们,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江西萍乡实验学校教师 彭艳峰)

     

    见证人格的力量

     

        今年5月以来,我多次采访龚老,帮助整理了她的46本日记。一次次的采访,一遍遍的品读,一步步走进她的精神世界,感受她闪耀着共产党员光辉的崇高精神品质。

     

        龚老的第一种精神,就是永葆本色,永不掉队。她用一生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少年时期追随八路军,到脱下大学校服穿上军装,加入共产党,直到今天仍在追求更高的理想。她活到老学到老,经常购买中外名著,自费订阅10多种报刊,坚持收看电视新闻。她虔诚地写着每一篇日记,参加每个月的老干部学习会和党支部会。在《龚全珍日记选》里,仅“学习”一词,就提到了189次。她坚持“照镜子”,不断提升自己。她常说:“我离优秀党员的标准还有距离,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龚老的第二种精神,就是服务群众,一心为民。在学校,她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既当老师,又当保姆。离休后,她的服务对象是孤寡老人、贫困孩子和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甘祖昌将军去世后,龚老从她工资收入中先后捐出1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人。前不久,参加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会的龚老又制定了工作目标:“从今天起,我要以道德模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争取做到:早饭后,用两个小时到龚全珍工作室处理事情;此外,到住户家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交交朋友。”

     

        龚老的第三种精神,就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久前,新闻联播报道了龚老,她对记者说:“我跟祖昌结婚的时候,心里想,有人会以为我是贪图他地位高、工资多。我要用我的一生来证明,我不是为了这个,我是佩服他的人格。”甘祖昌和龚老的人格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物质生活可以简朴,但精神生活一定要丰富充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是小学校长,有很多加工资的机会,但她都把名额让给了其他人;子女读书、就业、结婚,全靠他们自己。两年前的11月,她对儿女们说:“我要赶紧办好遗体捐赠手续,不然我死不瞑目,因为我的肝脏、皮肤和眼睛是好的,不用太可惜了!”

     

        龚老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后,我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她特意写下了两个一起受表彰的道德模范的名字、手机号码:其中一个就是先后将4名无亲无故的残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赡养的湖南女子廖月娥。我感到很奇怪。过了几天,疑团终于解开了。那天,县里请龚老谈谈当上全国道德模范的感受。作报告时,她根本不说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满怀深情地讲述着廖月娥的故事,她说:“廖月娥的事迹感动了我,我要向她学习!”一个90多岁的老人,还在给自己的人生树立新的标杆!

     

        龚老的第四种精神,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她扶贫济困慷慨大方,对自己却能省就省。她没有存款,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一条穿了多年的棉裤,实在不能再穿了,她就动手把它改成沙发垫;一块三四十块钱的电子表,外壳早已锈迹斑斑,坏了很多次,修好了她又戴上。

     

        对社会上一些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龚老深感忧虑。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龚老在2月9日的日记里高兴地写道:“今年这个年节俭风气浓浓,干部都不许开公车办私事,中央树正气决心大。”3月5日,她又写道:“现在公款吃喝风少多了,这是好事。执政者应当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算是好领导班子。”提起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后的感受时,龚老说:“总书记谈得最多的就是艰苦奋斗。”不久前,莲花县请龚老作一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报告,龚老对大家说:“我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教导,尽一个共产党员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跟我一起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把甘祖昌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他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这,就是龚全珍,一个新时期的道德模范,一个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江西日报记者 江仲俞)

     

    龚全珍日记摘选

     

        1989年11月23日 晴

     

        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益,就应当全力以赴,并且永远不后悔地向前走。

     

        1991年10月25日

     

        人生,各自选择自己的路。我选了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

     

        2005年12月6日 晴

     

        为了救润娇,我不得不把仅有的存款奉献出来了。我想,钱以后还能有,生命只有一次,救人要紧。

     

        2005年12月10日 雨

     

        润娇虽比以前憔悴了一些,头发还没脱光,情况比想象中还好。我们紧握着手,眼泪不由得流下来了。室内光线不好,润娇说她的病是癌症中轻的一种,加上发现治疗得早,治愈率80%,自己力薄希望大家帮助。残联、民政、南岭乡都给了800元慰问金,我最后掏出3000元。

     

        1991年10月4日

     

        我选择的道路,儿女亲友们有不同的看法,那是自然的。祖昌没为儿女做什么,但他所致力的事业是为大家的儿女造福,自己的儿孙也在其中了。

     

        1992年10月17日

     

        昨夜遇到一位青年,他熟悉莲花的老革命。他说:“甘祖昌苦了一辈子不抵。他还叫崽女务农耽误人家的前途,真是糊涂。”我反驳他的看法:“他的物质生活虽俭朴艰苦一点,但精神却十分丰富充实。”

     

        1989年3月5日 晴

     

        人生在世几十年,生命是短促的,应当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雷锋年轻、发光的生命,虽然牺牲了20多年,可能比他活着的时间还长,却永远闪光。祖昌也是如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我前进。

     

        1993年7月18日

     

        牙痛使我中断了日记。痛得难耐时就吃药。日子过得昏昏沉沉。前天天德和一位宣传部的同志在老干局陈局长的陪同下采访我,说是祖昌的精神在我身上的反映。我比他差得远,我不过是个平平常常的老太婆,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呢?我是个党员,不过是在尽一个党员的义务而已。只想生活得充实些,有意义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