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6日 星期三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实施海南长臂猿第二次大规模调查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6日 06版)

        本报讯(记者魏月蘅 光明网记者唐天)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仅分布于我国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月22日至27日,海南省林业厅、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联合组织了一次对保护区核心区内海南长臂猿的大规模调查,本报记者参与了本次调查。

        这次调查距离第一次大规模调查刚好十年,任务是了解目前保护区内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及其详细分布状况,检验保护成效。包括记者在内,参与调查的人员达77人,其中还包含从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和佳西自然保护区临时调来的调查队员。以斧头岭为中心设十字路、老点、苗村、08岗等9个驻点,细分28个监听点。

        1995年至2002年期间,海南长臂猿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仅剩三群,总计20余头。海南长臂猿一般以家庭群为活动单位,活动领域比较固定,无季节迁移现象。但其活动范围在60公顷左右,加上海南长臂猿是树栖猿类,在树上来去自如,活动与觅食均在15米高大乔木的冠层或中层中穿越进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从不下地,让追踪变得十分辛苦。每天定时的高声鸣叫是海南长臂猿对其拥有领域的表示,警告其他猿群不要进犯,这也是追踪长臂猿最重要的信息。

        据专家说,海南长臂猿过去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的五指山、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东方和白沙等地。随着人们大量砍伐和开垦天然林,岛上热带雨林大面积丧失,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大部分被毁,使海南长臂猿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并逐渐恶化。

        在2003年至今的两次大调查间,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长期合作开展保护行动,大力宣传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和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性,并间接种植了八万五千株原生果树,期望在多年后能达到恢复长臂猿栖息地的效果,以保证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调查结果证实13只长臂猿个体(分别为A群6只、B群5只及2只独猿),到现在的3群20余只,已初见成效,并且目前并未发现近亲繁殖所带来的不良状况。

        此次大调查的最终结果还在专家的分析整理中,所收获的数据将是这十年的总结,也是以后持续保护海南长臂猿行动的重要依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