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因材施教”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在家学习”的喜与忧(中)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6日 06版)
    CFP

    “喜”:利于个性化培养

     

        在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阚阅看来,“在家学习”近年来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兴起是一个必然结果,是当前公众对于个性化教育的追求。他认为,选择在家学习,主要由于这些家庭对于学校教育理念持不认同态度,或孩子不适应常规的学校教育,加上部分家长本身受过高等教育,完全有能力让孩子“在家学习”。

     

        “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正常。社会在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工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渴望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在家学习’正好满足其要求。像私塾、一对一教育机构的出现,也是这样的原因。”阚阅说。

     

        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汪国新则认为,“在家学习”群体的出现,是对当前教育模式的考问,尤其是当前的学校教育过于模式化,不能较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他说:“‘在家学习’更关注孩子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如果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学习重点,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

     

        “的确有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教育,家长把他们接回家里学习无可厚非。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人格教育,这样的方式与学校教育可以成为一种补充关系。”专业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林鑫说。

     

        教育专家表示,“在家学习”在许多国家都不是陌生的事,甚至进入了教育主流。目前在美国就有超过200万名学生在家学习,这已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教育形式。

     

        对此,阚阅认为,“在家学习”或将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诉求将愈加强烈,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而‘在家学习’则可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忧”:如何让孩子实现“社会化”

     

        相对于“在家学习”所带来的个性化教育,更多的教育专家则表达了对这种模式的担忧。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季诚钧开门见山道:“首先这是一种非法的行为。”我国并没有针对家庭教育专门立法,使得“在家学习”陷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任何履行义务教育的组织,包括民办机构,都必须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以认定其是否有实施义务教育的资格和能力。

     

        “显然,‘在家学习’不具备这种资格。”季诚钧说,“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绝非只是其学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家学习,就掌握知识来说不成问题,但要获得知识以外的成长空间,可能并不乐观。”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郁建兴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教育不只是智商提升的过程,还有情商、群商的培养和提升,学校教育的大环境或更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从事教育一线多年的教师汤春红认为:“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就大多数孩子来讲,在校学习更有利。家长通过课外教育来弥补学校的不足是可行的,但如果以此来替代现行教育模式,家庭显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没有充分条件的情况下,家长们切勿盲目跟风。”

     

    “刘如松”可复制吗?

     

        显然,人们对“在家学习”的担忧都集中在“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孩子社会化培养不能保障”等方面。

     

        “刘如松”能被复制吗?郁建兴认为,其案例具有极强的相对性和偶然性。他说:“刘如松有着极强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与他取得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在家学习’,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而言,学校教育更适合。”

     

        “毕竟刘如松只有15岁,如果单纯凭其当前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就去判断该教育模式的成功,显然是不客观的。成功与否,还是需要从长远去看,看他未来的道路能走多远。”汪国新说。

     

        对此,季诚钧也建议广大家长,由于当前“在家学习”未受立法保护,且在国内刚起步,缺乏专业教育理念和制度设计,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在家学习”仍需谨慎行事。“虽然这是一个‘在家学习’的成功案例,但成本很高,并非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况且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刘如松’。”

     

        而资深教育专家也表示,无论是“在家学习”,还是“私塾教育”的出现,都是公众对当前公立教育的不满,教育部门应当反思和推动教育改革,以弥补在多元化、个性化教育上的不足。(本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叶 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