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日前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表示,今年全年粮食丰收已基本成定局,粮食生产将实现“十连增”。农谚常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十连增”的喜人成绩,与水利建设关系几何?当干旱来临时,节水灌溉怎样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辽宁省节水增粮现场,找寻答案。
“蓝色革命”:粮食灌溉有了“专供”水
今年,辽东地区遭遇严重夏涝,然而,在辽宁西北部,春旱却成为农业生产最大的威胁。辽宁缺水,全省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1/3左右。西北部地区多年降水量仅有400毫米。全省60%左右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57%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节水农业,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灌溉方式。管道中的水通过滴管上的小孔,落到作物根部土壤,让每一粒种子都用上了“专供”水。
一听说记者是来采访节水滴灌行动的,正在自家田里收玉米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赵家村村民杜立云就拉住记者唠起来:“以前用水都是几块地共用一个井,井是谁家的谁就先浇水,但现在有了这滴灌,膜下的水管自己就能滴水浇地,大家的地都能用到水,省心了啊!”
2012年,水利部、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启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计划用四年时间发展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如今,一场“蓝色革命”正在黑土地上展开。
转型之路:节水增粮引发农业新变革
与此同时,在近十几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地图上,处于干旱地区的东北,地位越发突出,我国粮食生产“南粮北移”的局面已经形成。“粮食生产南粮北移格局的形成,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粮食中空间分布不匹配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数据显示,耕地资源南方占40%,北方占60%,而与此对应的,却是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1%,北方只占19%。在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战略地位不断增强之际,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率较低已经成为造成这些年来东北粮食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因素。
为此,2012年初,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启动,国家投入380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白山乡长汉池村,因为有了节水滴灌,这片地势高低不平的土地第一次种起了甜菜,实现了订单农业。乡长刘晓辉说:“这里地形条件不允许大水漫灌,一浇水,水都向地势低的地方流,浪费了水还没效果。现在有了节水滴灌,也可以种甜菜这样喜水的经济作物了。”
节水增粮引发了一场农业耕种方式的新变革。2011年,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达2633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2%,粮食增产达277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56%。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工程后,可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水富民:节水灌溉滋润农民心田
走进辽宁省建平县柴达木村组种粮大户史小军家的院子,堆满院子的玉米印证了丰收的喜悦。“我承包了160多亩地,今年春天起,全部开始使用节水滴灌。现在玉米产量每亩能达到两千一二百斤。”史小军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碰到旱灾,我一共浇了6次水,一亩地成本总共也就27块。以前用大水漫灌,加上人工成本,浇一次水,一亩地的成本得有8块多钱。这一亩地下来,我的成本就节省了一半,还省了不少水。”
节水灌溉,滋润了丰沃的黑土地,滋润了农民的心田。水利部统计显示,2012年已建成工程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比传统灌溉节水30%~40%,玉米每亩纯收益增加在300元以上。节水工程建成后,项目区近800万农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
未来,如何切实落实好“节水增粮”好政策?专家表示,要在资金安排和项目选择上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实现“建成一片、成效一片、发挥作用一片”。同时,把“节水增粮行动”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有机衔接起来,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本报记者 李 慧 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