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图书、影视与中华复兴之梦34

    红星闪闪耀童年

    ——访《闪闪的红星》作者李心田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4日   09 版)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勾起多少人童年的回忆。《闪闪的红星》这部由李心田创作、1974年改编为电影的经典红色著作,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并在世界各国传播。

        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柳溪镇。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在这颗红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后路,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最终父子团聚。片中,机灵勇敢的潘冬子、恶霸土豪胡汉三,在一代代读者心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一辈人的童年,充满着多少挣扎与苦难啊!后人不应该忘记为创造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这就是我创作《闪闪的红星》的初衷。”回忆往昔,作者李心田忍不住感慨。

        李心田说,潘冬子的原型不止一人。“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太行军区第六纵队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他们的父母为了革命,早早地离开了他们,直到解放后才团聚;一个17岁的小党员入党的第二天,就被敌人绑在树上烧死了;长征时,毛主席的3个孩子被丢在沦陷区,他们在上海一边流浪一边寻找父亲……”李心田说,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顶帽子,“江西的一位红军,离家时留给年仅3岁的儿子一顶帽子,帽子上那颗红星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些人物和故事,最终汇聚成有血有肉的潘冬子。

        “那时候,《闪闪的红星》累计印数达到数百万册,全国有18家出版社联系我打算出版各种形式的书。”李心田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文学与国际交流并不密切,但《闪闪的红星》却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球传播,并在法国获了奖。直至近日,李心田还能收到美国读者的来信。

        小说的名气越来越大,经典儿童影片《闪闪的红星》就应运而生了。电影放映后,万人空巷,下至几岁的孩童、上至国家领导人,都成为它的影迷。看罢此片,朱德为他的外孙女写下“闪闪红星”四个字,这幅手迹就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有一次,北京作家刘厚明碰见李心田,告诉他,1978年,自己和代表团去坦桑尼亚的一个铁路建设工地,晚上放电影《闪闪的红星》。其间,群情激荡,掌声阵阵。该工地负责人振臂高呼口号,工人们也都跟着喊。刘厚明问翻译他们喊什么,翻译说:“向潘冬子学习,把铁路建设好。”刘厚明笑着说:“你的作品已影响到国外了!”

        尽管距离电影首映已经近40年,《闪闪的红星》依然被人们牢记。一位网友回忆:“片子里那句‘潘冬子!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简直成了我们那时最经典的口头禅。现在我也当父亲了,我希望我的孩子看看这个作品,学习潘冬子勇敢坚毅的精神。”(本报通讯员 龚 晨 本报记者 李 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