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3日 星期日

    最美一线工人②

    守护海岛的那片光明

    ——记南方电网湛江供电局南三供电所副所长陈康贵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3日   03 版)

        从广东湛江霞山区出发,经3海里水路,即可到达一个名叫特呈岛的小海岛。岛上4500多名居民都能随口说出同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的主人就是“贵叔”——南方电网湛江供电局南三供电所副所长陈康贵,一位与电一起到达海岛的“光明守护神”。

     

    “没电找贵叔”

     

        1988年,一条海底电缆登陆特呈岛,为海岛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光明。与电缆一起登上特呈岛的,还有30岁出头的巡线工人陈康贵和3名同事。

     

        刚用上电的岛民常常遇到各种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灯坏了,跳闸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陈康贵。陈康贵也是随叫随到,即使正吃着饭也是丢下饭碗就走。

     

        慢慢地,“贵叔”这个称呼流行开来,上至八旬老人,下至3岁小孩都这么叫他。他的电话也为人所熟知,“没电找贵叔”成了岛上的一句流行语。

     

        特呈学校的老师黎春燕2000年刚到学校时就遇到了跳闸停电,黑暗中她找到了一位同事,同事随口就告诉她:“没电找贵叔!”并说出了“贵叔”的电话。她拨通了这个电话,不到20分钟,“贵叔”就赶来帮她解决了问题。

     

        “‘没电找贵叔’这句话在岛上已经流传20多年了,我们对他既感激又感动。”特呈岛管委会党总支书记陈那佐说,“‘贵叔’走到哪里,光明就走到哪里,‘贵叔’真是我们的光明守护神!”

     

    “我们也要把‘贵叔’当成自家人”

     

        前不久,生病住院的“贵叔”接到同事陈昌锋的电话:特呈岛边防所的某一层停电了,而另一层只要开灯就有异响,查了好久都查不出原因。

     

        仅仅凭着陈昌锋的叙述,“贵叔”就在电话里指导他找到了故障点。陈昌锋难掩对“贵叔”的敬佩之情。他说,20多年的日积月累,让“贵叔”对岛上的每一条线路都了然于胸。

     

        20多年来,“贵叔”走遍了全岛1100多家住户,不光对每家每户的线路情况、用电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与每一位岛民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岛民得知他生病住院时,不少人都想去看望,一位姓林的老人提议说:“等‘贵叔’身体好了,请他和我们吃一次完整的年例(湛江人邀请重要亲朋好友齐聚宴食的节日)吧!”

     

        前几年,湛江商人龙土金投资特呈岛,建起旅游度假村,并且修建了码头,乘船往返也开始收费。但“贵叔”的脸却是一张特殊的“船票”,只要是他或者他的客人乘船,龙土金和岛民说啥也不收钱。龙土金说:“‘贵叔’把岛上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我们也要把‘贵叔’当成自家人。”

     

    “给再大的官我都不走”

     

        在南方电网特呈岛营业点,一株大树亭亭如盖,为小院留下了一片阴凉。“贵叔”刚到小岛时种下的小树苗伴随他坚守小岛25年,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贵叔”刚来时的特呈岛一片荒凉,杂草有一米多高。因交通不便,人们买菜要托人代购,还只能买白菜、土豆等容易保存的菜,而一旦台风来临,他们就只能就着腐乳吃咸粥了。与“贵叔”同来的几位同事因为各种原因先后离开了特呈岛,但“贵叔”一个人坚持了下来,直到近几年才又有了一个5人的团队。

     

        说起这些,“贵叔”丝毫不以为苦,相反,自己的付出能守护好岛上那片光明,让他很是欣慰。当领导提出要把他调离特呈岛时,他说:“我守了这个岛20多年,大半辈子都在这里过了,给再大的官我都不走,干到退休吧。”(本报记者 周洪双 方曲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