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3日 星期日

    牛津画像苏立文

    赵 蘅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3日   11 版)
    苏立文和范玮丽聊天(淡彩) 赵 蘅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老人,也许中国许多读者并不了解,在我见他前对他的履历也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留给我印象的是一本伦敦墓园死亡记录册,上有他的姓氏——Sullivan,那是因为他是我表哥杨烨的教父,全名迈珂·苏立文(Michael Sulivan)。追溯苏老与杨宪益舅舅和戴乃迭舅母的友谊,需要回到1940年的重庆和贵阳。那个烽火年代,这个英国长大的西方热血青年本应去西班牙的,却因红十字志愿者对战时中国的一份责任在大陆呆下去了,而且娶了一位中国妻子吴环。从此,建筑学业的他走上了一条汉学、收藏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不归路。这并不奇怪,1935年他在伦敦第一次见到故宫藏品,已被震撼了。

        2012年4月12日,我随好友范玮丽抵达牛津,应邀参加莫顿学院为校友杨宪益、戴乃迭种纪念树活动,没想到九十六岁的苏立文也到现场来培土。这天也是我们离开牛津前夜,玮丽约老人到下榻的小旅馆里一起用餐,他带来了一皮包与杨戴的旧信,如同搂着一件珍宝。之后他又掏出几张黑白照片,有他的已故妻子的年轻模样,另一张里有三个青年,我一下子认出其中穿着中国棉袍、漂亮的外国女人是乃迭舅母。他竟然还保留着我表哥儿时的涂鸦,他和中国的这段传奇经历本身就是一件中西合璧的稀有古董。

        不记得那晚我们仨吃了些什么,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老人和玮丽喋喋不休的谈话。一位是地道的、成长在英国的西方学者,一位是生活在东西方两地的自由撰稿人,首次邂逅便一见如故。可对我来说,等于充当了半个聋子。干呆不如画画。苏老收藏了不计其数的中国名家大作,从任伯年到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吴作人、林风眠、傅抱石、庞薰琹、张光宇、丁聪等。那幅齐白石的风景画恰是慷慨的宪益舅舅送给他的。但我当时却不知他本人有没有被画过,自然更不会想到自己这些速写竟是我对老人近距离揣摩、并且唯一最后记录苏老音容笑貌的画。

        他是那样平易真实,一举一动透出一位智者与生俱来的高贵。两尺宽的桌面,隔着杯盘菜肴,我紧盯着人家的面孔,画了一个角度又一个角度,甚至毫不介意地在大把彩色铅笔中找寻适合西方人皮肤和那件极搭的梅红衬衣的色彩。最有趣的是两位谈话者也似乎毫不理会我这个画家的存在,只是等我好容易画完,老人看后不作任何褒奖就在我本子上签下了繁体的“苏立文”三个工整有力的汉字。随后我的感想也落在纸上:“头一次见就能畅聊两小时,而且面对的是九十六岁的老人,令玮丽兴奋不已。”

        第二天日记上我继续写:十点整,驾着深灰色汽车的苏立文老先生如约而至。今天他换了装,鲜蓝色衬衣十分耀眼。他等我们装上行李,便在窄道上调头,往火车站驶去。路上他和玮丽说话,还不时地介绍车子所经过的建筑,继续听她交代诸事。今天他送玮丽的一本画册中有他多年涉猎中国诸多画家的研究成果,那上面我看到了熟悉的老少画家。玮丽还他杨戴的信,我送他画册和几张杨家照片。我们很担心他年迈开车,一再叮嘱小心,他说没问题。我们下车后,他从容地调头,向我们扬扬手。“太可爱了!”玮丽说。而我已触动得了不得,真想喊道:“您是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自然,老人开车的神气,坐在后座的我也画下来了。回国后我们期盼这年秋天在北京参加他的《苏立文和20世纪中国美术》展,原说好是十一月的,结果展览提前到九月,他被众人包围无法联络,让我失去再见到老人的机会。今年他又奔波于上海、台湾、香港的交流活动,一定让老人家太累了。九月二十八日凌晨四时,这位第一位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可敬可爱的“马可·波罗”与我们永远阴阳两隔!

        近日读了玮丽的纪念文章,才知那天我们经过的建筑是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该馆藏有老人捐赠的许多中国艺术品,还为他设了专门画廊长期陈列。那本开本很大的画册是《现代中国美术——苏立文伉俪藏品》,苏老甚至还藏有梁思成的研究手册和徐志摩带到英国的中西文化名人手迹卷。他收藏动力很单纯,他和中国画家们首先是挚友,他只为热爱,不为别的,他的遗嘱当然也是全部馈赠社会。

        这样一位绅士一样的、内心美好的老人……自己却刚弄懂见面那天,他脖子上更换的鲜艳色彩不是衬衣,而是一种英式领巾,英文叫ascot。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