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视 点

    “监听门”事件背后的玄机

    古天岚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2日   08 版)

        近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爆料美对欧洲多国领导人、驻外机构以及普通公民进行大规模监听活动,在欧洲掀起轩然大波。欧洲舆论对美国大加讨伐,一些国家通过召见美国大使、与美国领导人通话等“非常规外交举动”表示不满。欧盟领导人公开表示,美国“滥用国家权力侵扰民众生活”是“极权主义”的表现。欧洲议会要求中止欧美之间的《恐怖分子金融追踪项目协议》,停止向美国反恐部门提供银行数据。关于搁置“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谈判的呼声也不绝于耳。

        “监听门”事件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有动摇欧美传统盟友关系的迹象,其原因可不简单。从深层次看,它反映出西方内部存在的两大矛盾。

        一是美欧之间在情报领域的控制和反控制之争。美欧虽是盟友,但美国对欧洲并不信任。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把防止德国和日本在欧、亚对美霸权构成挑战作为主要目标。情报霸权是美国控制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垄断了根服务器,在截取通讯信息方面拥有绝对技术优势,对全球通讯监控无孔不入,自然也不会放过欧洲。欧洲对此心知肚明,有官员曾表示,要想确保通讯信息安全,必须绕过美国的服务器,创造一个独立于“英美互联网”之外的互联网系统。

        二是言论自由的表象和政府垄断的实质之异。美欧一向标榜言论自由,互联网言论自由是西方向其他国家施压的主要武器之一。“监听门”事件充分暴露出美欧政府言行不一的虚伪性。美国不仅对国内民众进行监听,还把触角伸向欧洲普遍民众,一个月内监听7000万个法国电话,6000万个西班牙电话。这使欧洲政府无颜面对民众,更难以对其追随美国推行言论自由的政策自圆其说。为平息民怨,欧洲领导人不得不在公开场合大肆谴责美监听行为。但欧洲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BBC评论认为,欧洲领导人在“监听门”事件中配合美国演戏,共同安抚具有自由化思想的欧洲人民。

        面对欧洲的强烈反弹,美国也不给其盟国以情面。美国情报官员称,欧洲不必反应过度,监听之事大家都在做,欧洲对民众的监听较之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有学者认为,欧洲之所以感到委屈,是因为在情报领域技不如人,希望通过炒作“监听门”事件,迫使美国放弃对欧洲的情报收集行动,从而达到“低水平的平衡”。美国不会这样做。在刚刚结束的欧盟秋季峰会上,欧洲力推大数据、4G、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明显有缩小与美国信息技术差距的考虑。

        信息和网络空间作为新兴的“第四空间”,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合作的新疆域,而不应是冷战思维继续作怪的新战场。国际社会有必要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快行动,尽早制订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让通讯技术和网络发挥最大“正能量”,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