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工具、媒介、消费品……

    使用手机对于青少年意味着什么

    袁 潇 徐 雷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2日   06 版)
    资料图片

        相对于其他群体,青少年更加频繁地使用手机,并更充分地利用手机的各项功能。分析手机作为工具、媒介和消费品对于青少年群体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帮助我们从亚文化视野了解青少年使用手机的特殊意义。

     

    工具意义:社会交往和生活依赖

     

        与其他年龄群相比,青少年的社会网络更容易发生变化。他们经历着初中、高中、大学和求职就业、结婚生子等不同的人生阶段,更倾向于频繁地建立和中断社会关系。手机的虚拟交往正好可以弥补青少年群体间不可避免的直接接触缺失,于是,个人身份以数据空间中的比特形态存在于手机通讯录中。

     

        通过手机,青少年还可以自如地利用、管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提高生活的效率和品质。如今,方便好用的各种手机APP应用软件使青少年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购物、订餐、订票……即使在等待电梯或是在拥挤的地铁中,他们也能从容应对,只需低头进入移动网络构建的缤纷数字世界。

     

        不过,与手机媒介的亲密接触也会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一些青少年将手机视为任何时间、地点都不可或缺的工具,宁愿选择通过手机与他人交流,也不愿意去直面沟通;在一些不该使用手机的公共场合中(如学校课堂和家庭聚会),总是忍不住拿出手机把玩一番,甚至对手机表现出强烈的依赖症状。2013年8月,微信5.0系统自带的“飞机大战”掀起了全民“手游”狂潮。据《钱江晚报》报道,家住杭州的许小姐为了攀比分数和排名而“孜孜不倦”地打飞机,结果患上了“狭窄性腱鞘炎”。

     

    媒介意义:风格品位和认知革新

     

        正如流行音乐一直是青少年亚文化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在手机应用层面,流行音乐再度以手机彩铃、在线音乐等形态呈现。公共场合上,个性化手机铃音的响起已经成为青少年自我风格和个性品味的彰显。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铃声,而对于父辈群体常用的凤凰传奇的曲目,则将其贴上“农业重金属”标签,认为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如果说过去青少年热衷于通过奇装异服来表征个人品味和群体归属;那么现在他们更倾向于用自我喜好的方式来装扮手机,例如将其贴上各类贴画、水钻,或是使用不同图案的外壳和吊饰。

     

        利用手机媒介,青少年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系统。为了提高文字的录入速度,同时也为了追逐文字表达的个性与趣味,青少年乐于用汉字、数字、符号、英文、字母等的组合来改造原有的中文词汇,甚至使用谐音、怪词、别字,从而令传统的书面语言产生变异。

     

        考虑到青少年“发烧友”的特殊需求,一些手机输入法目前已具备将书写文字转化成图片的功能。例如,前段时间在青少年群体中广为流传的“·__·”这条手机短信,在安卓系统的短信互文环境下则变成了一条可爱的小鲸鱼。这种多媒介、直觉性的文字表述方式对于书面文化和印刷时代的线性和理性思维构成了一定挑战,表现出青少年在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上的演变和革新。

     

    消费意义:归属感与感官化

     

        不少青少年对于不同手机品牌的特性、功能以及最新潮流的手机型号如数家珍。他们期望通过与他人区隔开来以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他们也热切希望获得社会的接纳,通过模仿来寻求安全感与归属感。因此,青少年关注或购买手机,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更是一种生活选择方式。

     

        基于青少年的这种手机消费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族群。在一些大型手机专业论坛中,根据不同手机的品牌、型号、操作系统会形成不同版块,青少年在自己隶属的圈子与他人交流,分享使用手机的心得,共享手机桌面、铃声、应用程序等资源。更有一些发烧级粉丝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自主研发或改编各类手机程序应用,并将其上传至网络供他人免费下载。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探寻与塑造个人形象时时常感到迷茫。于是,一些商家瞅准了“塑造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这个商机,利用品牌写真和符号意义,在宣传和推销手机产品时更多地诱导青少年的消费欲望而非消费需要,使得青少年的手机消费风潮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感官化和肤浅化。近几年,不少青少年对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颇为推崇,其每一次更新换代,总能引发全球青少年的狂热追捧和积极消费,就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