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随队神医”路路通

    ——记南京军区装备技术保障大队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2日   02 版)

        全军唯一综合性战役级装备保障部队——南京军区装备技术保障大队仅百余人,组建几年就能跨区伴随保障数十种高新装备,被誉为“随队神医”;他们科研攻关,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一项;在全军战斗力保障力建设上,谱写新篇章。

     

    “起步就冲锋”

     

        谈到大队组建之初,时任大队政委徐峰感慨万千:“真是要啥没啥,可谓百事待兴。”

     

        “军事斗争准备不能等。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大队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他们“起步就冲锋”,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上级领导牵头现场办公,14栋现代化业务工房、装备库房、基层官兵生活用房很快建成并投入使用,被南京军区评为“优质工程一等奖”。

     

        那年7月,总部赋予南京军区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试点任务。谁能担此重任,谁就抓住了加速发展的机遇。然而,这是一项涉及多项高新技术的庞大工程,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先进硬件作支撑。大队党委“一班人”主动请缨,夺得试点任务。“党员攻坚队”“老兵突击队”相继成立……为掌握新技术,50多岁的大队总工程师万让鑫当起学生,重新拜师学艺;大学生士官赵军加班加点攻坚克难,成为精通10多种装备技术的“技术大拿”——“强军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得分手”的口号,响彻营区内外。

     

    “时刻保打赢”

     

        这年10月,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成果通过鉴定。鉴定认为:该项目有重大创新,对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项复杂工程的“设计总师”万让鑫,当初还是个“外行”。为挑起这副重担,万让鑫恶补火控、导航等多种知识,不过半年,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路路通”。其他大队官兵也都如此。连续3年考核,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个人成绩均达优秀,总评成绩名列前茅。

     

        为兑现“时刻保打赢”的承诺,大队结合试点任务,在战区甚至全军全国范围内寻求技术和人才支持,依托军地科研院校,建立“联合攻关基地”“联合修理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探索“院士引领、导师带教、总师帮训、群体辐射”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训新装备维修保障人才300余人次,逐步形成一批新型人才群体。

     

    “绝不留退路”

     

        随着我军雷达装备飞速发展,各种配套电源种类繁多、互不兼容,导致故障频发。于是,总工程师万让鑫产生一个大胆想法:“让雷达装备像手机一样,拥有一个‘万能电源’。”

     

        这个课题,全军已有5家科研单位苦苦攻关,均未获进展。有人说,大队完成上级赋予的保障任务就行,何苦自找麻烦,弄得自己没有退路。“强军绝不留退路”,大队党委态度坚决。他们力排众议,支持万让鑫艰辛探索,终于成功突破大功率电源小型化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瞄准技术尖端走自己的路”,是大队的矢志追求。大队会同军地专家,编写技术标准等资料100多册,实现装备保障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比武实打实”

     

        士官王柯,素有“火炮神医”美誉。然而,比武刚开始,他就被判出局。原因是某型火炮维修,找不到匹配螺帽。王柯急中生智,从另一门火炮上拆下一枚,迅速完成组装,时间刚好卡在优秀标准之内。然而现场考核的大队长吴西良却果断亮起“红灯”:不及格!“拆零件,另一门炮不就失去战斗力了吗”,吴西良说:“比武实打实,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机构建设,是总部赋予大队的一项试点任务。总部在大队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时,专家组提出流水线式修理建设方案。专家组认为,流水线是当前国际最流行的维修模式,步骤清晰,工作高效。大队领导却当场提出异议:“传统的工位式修理更适合大队实际。”专家们渐渐被说服。大队长吴西良趁热打铁,拿出一个工位式修理设计草图,终获专家组首肯。

     

        让实验室对接演兵场。近3年来,该大队立项25个科研攻关课题,100%来自一线部队;所获科研成果100%被总部或军区推广。(本报通讯员 邵 敏 汪志忠 林万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