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榜样更应可亲可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1日 05版)

        讲 述

     

        牛玉儒最终没有兑现对家人的承诺,带着歉疚和不舍离开了。那一年我赴内蒙古呆了半个多月,翻阅了大量资料,采访了很多人,思考用什么角度来塑造这位为党的事业奉献了生命的好干部。在和他妻子的一次沟通中,无意中发现了衣柜里的衣服这个细节,还有很时髦的七分袖!一位年轻女记者的神经被触碰了,就想以他妻子和家人为主线做一集报道。没想到有人批评我“妇人之见”,认为这么重要的报道还是要从心系群众、忘我工作这些方面找例子,不能说这些家长里短,太小家子气。

     

        可我不服气,难道必须“高大全”才是英雄形象?榜样不能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如果对家人都没有亲情,对人民就真有感情吗?我力图把牛玉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让观众觉得是可亲可信的。我的坚持得到了终审台领导的认可。这是十年前对于典型人物报道产生的争执,现在的屏幕上已经不可能看到冷冰冰干巴巴的榜样了。

     

        观 点

     

        近年来媒体的“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求我们的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报道要“客观理性、生动活泼、鲜明有力”,拒绝形式主义,不说空话套话,让人民群众愿意看、听得懂、记得住。

     

        王小节(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

     

        (本版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甄澄 张春雷照片由中央电视台提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