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边疆行,家国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1日 05版)

        讲 述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镇康县南伞口岸,国门在每天早上8点升旗仪式后才会打开,从没有一天例外。但是,有一群人却享受着特殊的权利,国门会破例为他们而开。他们是一群在中国上学的缅甸孩子。

     

        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这些在中国上学的缅甸孩子便成为南伞口岸的第一批通关者,因为他们要在7点钟赶到位于中国境内的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这些孩子就读的镇康县城关完小一共有980名学生,其中缅甸籍学生有118人。缅甸孩子跨国上学,中国口岸特例放行,这样的做法每日风雨无阻,已经延续了将近20年。

     

        缅甸学生跨国上学,体现出中缅两国人民的和谐相处。从西南边陲的中越、中老、中缅边界到北部的中蒙、中俄边界,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交往、经贸交流、人民往来。中国的发展对邻国意味着什么?小小留学生、边境贸易、跨国婚姻,这些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节目中,当事人现身说法,没有宣教色彩,但从中体现出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树立和展示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远方的家——边疆行》采取旅行者的视角,以记者的第一手见闻反映边疆发展变化,真实可信,走出了一条对外宣传的新路子。我们认为,这是在外宣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实践。

     

        观 点

     

        两年多的时间,走访全国1000多个县、3000多个乡村,采访各族群众近万人,行程上百万公里。行万里路,记录美丽中国和百姓生活。路走得越远,接触的群众越多,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不是冰冷、枯燥的理论,它其中体现着国家利益、民族情感、人民心声,连接着家国情怀,凝聚着媒体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实践证明,任何精妙的构思、精良的策划,都抵不过脚踏实地的行走。只要走得深,走得远,我们就能发现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歌颂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是《远方的家》在舆论导向上的坚持。

     

        在基层走久了,和群众的感情深了,年轻记者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倾听,如何在平凡中寻找美,如何在质朴中感受爱,这种爱是对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期盼。

     

        杨霁(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