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中山 “全民修身”扩大了“好人方阵”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30日 03版)

    以文化人,“中山好人”方阵不断壮大

     

        “由地方党委引导市民自觉进行道德建设,中山此举对全国都具示范作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冬雪说。日前,中山市委再次召开推进“全民修身”工作会议,总结“全民修身行动”开展两年以来“启动年、普及年”的进展情况,并对从今年开始的“巩固年”工作进行部署。

     

        今年8月,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发文,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经验。近来,国内许多城市不断前往中山“取经”。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庹震表示,中山“全民修身行动”在典型示范、长效机制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强价值引领和道德感召等方面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全省创造了新鲜经验,并在广东乃至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2011年9月,中山市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启动一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加强市民道德修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的“全民修身行动”。中山市通过“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312万新老中山人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修身行动的催化下,两年来,“中山好人”方阵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英勇而富有爱心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正能量。“保安哥”勇斗六歹徒;公交司机车不停站送乘客医院急救,所有乘客无怨言;6岁女童六楼坠落,“过路哥”及众人出手相接;豪车冲入河涌,酒店工作人员纷纷下水救司机……这里呈现的,已不是偶发的个例,而是一个勇敢、善良、无畏、崇高的群体,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更凝聚起一个时代最强大的正能量。

     

        中山在“农民工”变成“新市民”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公民道德的作用,“修身”引导“修分”,“修分”促进“修身”,通过开展新中山人修身行动,引导新成员为新家园多作贡献。根据政策安排,只要参加志愿服务满250个小时,农民工入户就有15分的加分。虽然加分有封顶限制,但“超期服役”,累计服务数百小时、上千小时的新中山人比比皆是。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说,两年来,“全民修身行动”已深植中山大地并成为市民自觉追求,今年作为中山“全民修身”“巩固年”,重在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汇聚正能量,唱响正气歌,使“全民修身”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行动。

     

    “虚功实做”,1100多间修身学堂遍布城乡

     

        “修身学堂面向社区居民,谁都可以来听,如果你有一些很感人的故事,也可以上去跟大家分享。”中山市西区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烟洲书院是最“有味道”的一所修身学堂,每到开课的周末,悠远的钟声传来,社区居民扶老携幼前去听课。中山市东区竹苑社区的修身学堂,也是当地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在“修身学堂”授课都是朝夕相处的邻居、同事,讲授的也是群众自己的道德故事、群众身边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资深志愿者冯银娇在课堂上,讲述着她帮扶身边人的故事:自2002年以来,她跟踪帮扶43名边缘青少年,成功转化了37名,为49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到学费减免……这样的凡人故事,成为中山修身学堂最生动的教材。记者了解到,面积仅1800平方公里的中山就有1100多间修身学堂遍布城乡,茶余饭后踊跃“上课”成了居民的新时尚。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说:“全民修身”的主体是公民个体,要让广大市民从“被灌输”者、“被建设”者转化为行动者和建设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想做、我能做。”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中山仅以广东省1%的土地面积和2.9%的人口总量,创造了位列全省第五的经济总量,而且率先建设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中山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探索建立起辐射全民、主抓重点群体的社会参与机制,即强调“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形成全民修身的强大合力。中山的“全民修身”在抓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外,对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提出更高要求,在该市出台的“十项修身配套行动”中,“领导干部尚德行动”被作为龙头工程,成为修身“领头羊”。从党政“一把手”工程的强力推动,到修身载体和活动的层层覆盖,再到全民自觉参与,为期5年的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经过前两年的探索,已率先摸索出一条“虚功实做”的路径。

     

    知行合一,从“政府引导”转向“全民自觉”

     

        中山市的“全民修身”,不是闭门修炼,而是实践行动。记者走在中山大街小巷,处处能感受到“全民修身”的浓郁氛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尚德养廉行动,市教育系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50万中小幼学生带动百万家长修身,卫生系统开展大医精诚活动,十多万家民营企业发起企业诚信活动……

     

        中山市文明办负责人说,中山还将全民修身行动与建设文化强市、创建文明城市、创新社会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使“全民修身”转化为人人可见可感、个个身体力行的生动实践。如今,“全民修身”已成为中山社会善治的重要抓手。修身行动启动以来,全市交通违章明显减少,行人和非机动车遵章率达95%以上。曾时有发生的“医闹”事件,现已几近绝迹,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在恢复与重构。据广东省公安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群众反映的赌博、抢劫犯罪问题,中山发案率全省最低,今年上半年中山市接报110刑事发案率与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8%。

     

        从政府倡导到全民参与,从精神召唤到行动接力,从一个个道德模范到全市12万名志愿者的共同行动,中山“全民修身”正在汇聚成无穷的正能量。据统计,全市98%受访者认为修身行动感染了自己,95%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修身行动。最近,“全民修身行动”也荣膺第二届“广东社会治理创新奖”。

     

        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全民修身行动必将激发每个市民追逐‘中国梦’的正能量,唱响这座城市的正气歌。在新一轮发展大局中,中山以全民修身为重要抓手,将努力创建经济发达城市中生态环境最好、社会最稳定和谐、市民幸福指数最高、老百姓得益最多的城市”。

     

        目前,中山已出台全民修身测评体系等一系列“硬制度”,针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考核、评比和评优等方式对修身行动加以长效化推进。中山也正探索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修身学堂”,在电视、广播开辟“空中修身学堂”,将公共文化广场打造成为“露天修身学堂”,针对企业、工厂开辟“流动修身学堂”等,还将建设全民修身雕塑文化广场,以“正能量”占据人们的精神高地。(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伍学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