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漠,中国军人“铸剑”的疆场。
总装备部某基地试验部原副参谋长、高级工程师黄鹤云,是大漠铸剑的“高手”。他在艰苦的戈壁大漠战斗22年,完成200多发导弹的试验任务,功勋卓著。2012年10月14日深夜,因过度劳累,黄鹤云突发脑出血,于11月3日去世,时年43岁。
导弹打到哪儿,人就跟到哪儿
黄鹤云1991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西北大漠。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黄鹤云牵头建立了导弹测量车载计算机系统关键数学模型,他编写的专用软件在多次试验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入伍第5年,黄鹤云便荣立二等功。
世纪之交,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组织实施某重大工程。2003年初,年仅34岁的黄鹤云被任命为试验部某测量站总工程师,负责综合试验靶场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测量站条件异常艰苦,年均9级以上的沙尘暴有53天之长、17次之多。试验靶场更是散布在数百公里外的大漠深处,没有水源,寸草不生,被地质学家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禁区”。但黄鹤云说:“大漠靶场就是我们的战场。导弹打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那段日子,导弹试验任务数量之多、协调保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黄鹤云带领科技人员长年野外奔波,持续攻关奋战,构建起现代化的导弹毁伤效能试验一体化指挥平台,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相当于过去30年的任务量,实现导弹落点快速准确报靶、毁伤效能科学测量评估,创造了高密度导弹测量试验新纪录。也正是那时,一系列新型导弹经过综合试验靶场鉴定定型,陆续装备部队,成为有效制敌慑敌的“倚天长剑”。
强军之路没有终点
在黄鹤云看来,军人的使命只有两项:打仗和准备打仗。
随着西方强国加紧推进国家和地区导弹防御系统建设,人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国防,不仅要有战之能胜的“倚天长剑”,还要有捍卫和平的天网神盾。
2008年4月,黄鹤云调任试验部总体室主任。他的目光瞄准了一个全新领域——再入测量。
再入测量,是实施某重大任务拦截的关键。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深刻指出:“再入测量在我国战略、战术导弹的研制、定型和我国国防科技工作发展上,占有一定的战略地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尽早攻克导弹再入测量这一难题,黄鹤云组织有关专家,建起国内首个再入动力学与目标特性实验室,围绕目标识别、弹道预报、落点实时测量等关键技术,抓紧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以及黄鹤云组织制订的技术方案,成为开展某重大试验的重要技术基础。他牵头建成的指挥中心和信息化系统,成为实施某重大试验的重要阵地。
2010年1月11日,首次某重大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功进行此类试验的国家。当天,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这一消息。看到电视上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报道,黄鹤云难掩心中的兴奋:“瞧,这话说得多有底气!”
温暖身边每个人
入伍22年,黄鹤云调整了8次工作岗位,几乎走遍试验部所有单位。人们对他的评价出奇的一致:“老黄是个好人!”
到远离驻地的靶场组织试验,黄鹤云总是最忙的一个,既要组织安排试验任务,还要细心照顾好大家的生活。兄弟单位的同志来靶场参加试验,他尽可能亲自到火车站去接人员接设备,这小小的“地主之谊”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担任试验部总体室主任后,室里好多专家比黄鹤云年龄还大,有的还是他入伍时的“师傅”,他一上任便开诚布公:“大家集中精力搞科研,我给大家当后勤部长。”
夏天到了,他到市场上买来西瓜,带上两个战士,给科技干部挨家挨户送上门;出门开会,看到科技干部着急出去办事拦不到车,就把自己的车让出来,宁愿自己挤公交;单位图书馆的空调坏了,他急三火四地找人修理,生怕耽误大家读书学习。让战友们念念不忘的,还有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他爱打乒乓球,且水平高,但他和战友们打球,都是见好就收手下留情,免得战友被“剃光头”心里难受;黄鹤云早上出差去外地,送站的司机到他家楼下接人,他总担心司机起得早没吃上饭,往往端着热乎乎的牛奶和面包上车,送给司机。黄鹤云用自己的爱,温暖着身边每个人。(本报记者 尚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