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悉尼歌剧院走过40年美丽旅程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28日   08 版)
    悉尼歌剧院 本报记者 李佳彬摄

        10月20日,数千人聚集在悉尼歌剧院广场前,同唱“生日歌”,共同点燃巨型生日蜡烛,庆祝歌剧院落成40周年。自1973年投入使用以来,这座占地1.84公顷的独特建筑一直是悉尼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的地标和旅游名片。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歌剧院安排了一系列周年庆典活动,当地政府还特别邀请了丹麦王储夫妇参加,以表达澳洲民众对于歌剧院设计者——丹麦建筑家约恩·乌松的敬意。

        悉尼歌剧院对于澳洲人来说是无价之宝,也是每一位造访悉尼游客的必经之地。走过40年的美丽旅程之后,如今的悉尼歌剧院已是全澳文化艺术的神圣殿堂。但谁能想到,在建造之初,这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建筑却命运多舛,几度面临夭折。

        二战前,整个澳大利亚都没有一个像样的戏剧演出场所,即便是在澳第一大城市悉尼,民众也只能在市政厅礼堂观看戏剧或歌剧表演,许多艺术界人士呼吁政府能建立固定剧场。1954年,悉尼音乐学院院长古森斯终于说服了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拨款在悉尼海港地区建造歌剧院。

        1955年9月,歌剧院筹委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28个国家的233件设计方案。1956年,时年37岁的丹麦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从一份建筑杂志上看到了征集设计方案的广告,他虽从未到过澳洲,但凭借着几个悉尼人对家乡的描述,绘制出了“风帆”设计方案。该方案凭借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最终赢得了冠军,但乌松多年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当年的创意既非“风帆”也非“贝壳”,其灵感来源于切开的橙子瓣。实际上,乌松的方案能脱颖而出还有一段“小插曲”,据说该方案曾一度被淘汰,但后来其设计稿被美国建筑师埃洛·沙里宁从废纸堆中重新翻出。沙里宁十分中意此方案,他在评委间进行了大量的游说工作,才最终保留了其参选机会。

        1959年歌剧院正式动工,工程一度遭遇了台风、极端高温等各种恶劣天气的考验,但最大的难题则是来自于“史无前例”的风帆形外壳,施工方一度尝试了12种不同的建造“壳”的方法。经过多次论证和反复试验,最终使用了弯曲钢梁结构,突破了建造难题。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风帆”依次排列,每一层都是由2194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奶白色瓷砖。

        就在工程逐步进入正轨,歌剧院初见雏形之际,设计师乌松却因与新一届州政府出现意见分歧,于1966年被迫辞职,好在其他工程师按照乌松的思路最终完成了建造。遗憾的是,乌松辞职后便再未到访悉尼,尽管2003年他因成功设计悉尼歌剧院获普利策建筑学奖,但直到他2008年去世也没有再亲眼目睹自己的“绝世之作”。

        历经曲折,一座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的歌剧院终于正式投入使用,从征集设计方案到最终竣工,当地政府共斥资约1亿澳元。1973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主持了歌剧院的落成典礼和开幕音乐会。在之后的岁月里,悉尼歌剧院逐步发展成为澳洲文化艺术的中心,200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称赞其是“20世纪建筑学上的里程碑”。

        当年为了筹措工程经费,当地政府曾发行彩票。40年后,当地政府再度发行两款彩票,收入用于庆典活动以及建造新的游客服务中心。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日前专门对悉尼歌剧院进行了估价,根据门票销售、历史地位、特殊设计等因素,计算出悉尼歌剧院市场价值为46亿澳元(约合266亿人民币),每年可为澳国民经济贡献约7.75亿澳元。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悉尼歌剧院正着力发展数字多媒体技术,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也标志着歌剧院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数字化、网络化阶段,人们有理由期待其下一个40年“更加美丽的旅程”。

        (本报堪培拉10月26日电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