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旬到8月下旬,沈阳故宫进行了“岁修”。经过修缮,沈阳故宫基本保留了乾隆时期原貌,这次维修工程也让皇家建筑及其维护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烟云的华章,都在历代帝王兴修的皇家建筑中一览无余。这些宫殿和陵寝,宛如一座座落在人间的天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这些皇家建筑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意义?又蕴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功能实用 气氛庄严
我国历朝历代的帝王大都对皇宫非常重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举例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要建设非常庞大的阿房宫,来体现其不同于周王朝、不同于六国,甚至比他们都要高一个层面的权威。”遗憾的是,经过了朝代兴替和战火破坏,现在完整保存的皇家建筑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如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明十三陵等皇家宫殿和陵寝,天坛、太庙、社稷坛等皇家祭祀场所,以及北海、颐和园等皇家园林。
除却政治意义,我国的皇家建筑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受实用美学的影响,正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方拥所说,“在中国,建筑的实用性是超过建筑的附加性的”。这一点,在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上表现无遗。比如屋脊上的吻兽承担着压脊防水的作用;而彩画在装饰的同时,也有保护木骨的作用。“故宫所有的建筑构件都并非单纯为了装饰,而是都具有使用功能。”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员黄希明说。
皇家建筑还善于在各种空间组合中,利用轴线、对称、前后顺序,构建出一种带有政治意味的秩序。“太和殿广场和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广场和最大的建筑,烘托了皇权的宏大威严。但是,在这样巨大的空间里,皇帝会显得非常渺小。”黄希明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太和殿里面都是明柱,而中间的六根鎏金盘龙柱又再次将皇帝所在的空间凸显出来。这六根金柱之间还有一平台,平台上面有宝座,皇帝坐在宝座上。通过这种自然过渡,皇帝在巨大的空间内不会显得小,帝王的威严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为皇家 文化迥异
无论东方或西方,皇家建筑作为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集大成者,在建筑遗产中都是最重要的。方拥介绍:“古代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威让财富、智慧、艺术、才能都集中到皇家建筑的建设上,这种情况在全世界一直延续到19世纪。”但是作为文化的产物和表征,由于地域间文化的差异,我国和西方的皇家建筑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气质。
在欧洲文化传统里,建筑被当作艺术品看待,而皇家建筑更是其中的珍品。在建筑材料上,欧洲的建筑大都使用的是坚固耐久的石头,许多皇室人员、教皇和艺术家都会热心地参与到皇家建筑的设计中来。
与欧洲将皇家建筑作为艺术品不同,我国的建筑在文化传统上被视为实用品,类似于“舆服车马”。由于中国传统建筑使用木质建材,因而木材的尺寸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体量。黄希明认为,这也是中国皇家建筑里少有西方那种单体特别高大的宫殿的主要原因。为了体现出皇家气势,通常是用一组建筑。孙华说:“我们看故宫,要放到一个群体、一个组合中。它是由若干个群体,若干个院落,若干个单体建筑,按照一定的等级规范、一定的空间次序串联到一起的。”
另一方面,讲求谦逊清简的文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封建帝王的统治政策和个人修为,包括对皇家建筑的建设。北京故宫内的养心殿作为清朝数代统治者的办公场所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显得非常简洁朴素;而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在面积上也不过8平方米。
文化遗产 科学利用
如何平衡游客参观需求和建筑维护?
全面真实地把握皇家建筑的各方面情况是科学有效保护的前提。秉承这一理念,故宫博物院率先于2011年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对文物建筑、观众动态等10个方面进行持续监测,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故宫的预防性保护。与此同时,2013年4月1日起,故宫博物院按照国内外的惯例,每周闭馆半天,以进行保养在陈文物、检修安保设备、清理场地卫生、培训工作人员等工作。
除此之外,专家认为,平衡各个建筑之间的游客资源也是解决皇家建筑利用和保护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 李 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