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2014年冬季奥运会就将在俄罗斯海滨城市索契举行。日前本报访问团应俄塔斯社之邀采访冬奥会筹备情况。索契,在一场盛大冰雪嘉年华即将到来之际,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一幅崭新的发展蓝图已悄然打开。
得天独厚的夏日之都
阳光、海滩、森林,是索契送给每位远道客人的惊喜。作为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索契南北长140多公里,东西仅40公里,基本上沿着黑海和高加索山脉而建。我们乘车顺着海边公路前往滑雪赛场,一路蜿蜒前行,峰回路转,美不胜收。同行的塔斯社索契分社的负责人伊莲娜告诉我们,索契是俄罗斯最具盛名的避暑胜地,终年常绿植被覆盖,鲜花四季盛开。棕榈树、香蕉树、柑橘树、柏树、木兰、翠竹、夹竹桃、杜鹃花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在此随处可见。漫步其中,感觉整个城市就是一个森林公园。
依山傍海造就了索契的独特与神奇:连绵的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浩瀚的黑海又如巨大的“暖水袋”不断散发着热量,使这里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夏季不超过30℃,冬天在8℃左右。而由于海拔的原因,山顶的温度却非常低,最冷可达-20℃多。
明显的不同气候垂直分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既可以在温和的海水里游泳、又可以在高山林木间滑雪的神奇。在索契,从4月到10月都可以下海游泳,10月到5月则可以在山上滑雪溜冰。尤为令人惊叹的是每年三四月间,卡斯纳亚·波利亚纳山的温度可能还在-10℃或-15℃,而海滨温度却已达到15℃。你可以一早上山滑雪,而吃过午饭后到海边晒日光浴。
索契很早就是俄罗斯的度假疗养胜地。苏联时期,包括斯大林在内的领导人纷纷在此修建别墅,尽管岁月流逝与时代变迁使这些别墅早已尽显沧桑与落寞。在俄罗斯,人们都以到索契度假为人生一大快事。不过,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缺乏整体规划,索契离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总有一步之遥——而冬奥会使索契看到了机遇和希望。
驶入冬奥会的快车道
置身索契,已经能够感受到四处洋溢着的浓浓冬奥会气息。街头倒计时牌的数字和随处可见的冬奥会标志提醒人们,冬奥会就要来啦。
索契冬奥会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主要分布在两处,规划集中,方便快捷。奥林匹克公园和冰上场馆紧临海滨,只需几分钟就可以从一个场馆到另一个场馆,运动员村离比赛场馆仅距一公里;滑雪项目则主要分布在距离市区40余公里的山地滑雪场。冬奥会主要高山滑雪项目将在一个叫玫瑰庄园的私人森林公园举办,这里有最大的综合滑雪场。
我们深入高加索山区,实地踏访了滑雪赛场。从山脚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要乘坐缆车周转数次。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明显下降,在山脚下穿着短袖的我们不得不一路加穿夹克和毛衣等保暖。每处缆车换乘点都有明确的气温标识,山顶的气温竟然跌破零摄氏度,与山下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让人一下子就对索契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激情冰火属于你”(Hot.Cool.Yours.)有了切身的体会。从山顶俯瞰,几台造雪机静候待命,沿山势分布着已基本建好的难度级别不同的滑雪坡道,既有极富挑战性的专业赛道,也有平缓的初级滑道,从初学者到顶尖高手都能在此找到驰骋的感觉。
在索契市政府大楼,阿纳托利·帕霍莫夫市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说起冬奥会的准备情况,市长如数家珍:“为迎接冬奥会的召开,索契共建设了800多项相关工程,特别是投入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通往山地滑雪场的道路为例,专门新修了17座桥梁、14条隧道,最长的隧道有4公里,这也是俄罗斯最长的隧道。”
为了迎接冬奥会,索契市新建了一批冰雪比赛场馆,兴修或改造了国际机场、多条城市公路和高速铁路。此外,还新建了一批宾馆、疗养院、医院、学校、图书馆、垃圾处理厂、热电厂。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冬奥会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新的发展蓝图悄然展开
索契是俄罗斯热门的夏季度假胜地,人们喜欢在酷暑时节来到这里,享受大海和高山赐予的清凉。不过,索契的资源和潜力远不止于此。比如当地的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治疗很有特色,不仅水要分成不同浓度,治疗也分洗浴、吸入、滴淋、水下按摩和水下牵引等多种方式。正如帕霍莫夫市长所说:“索契一直具备成为四季旅游目的地的潜力,只是以前我们不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或条件来挖掘潜力,而冬奥会将使我们具备这一实力。”
因此,主办方在大力建造体育设施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建设。据悉,投入索契冬奥会的资金中有一半多用于城市自身的发展,仅15个道路交通建设项目的花费就超过100亿卢布(约合20亿元人民币)。高速铁路大大拉近了山区与市区海滨的距离,大批冰雪场馆设施的建成使普通爱好者可以随时享受滑冰滑雪的乐趣。一批现代化的度假村、商店、餐馆和国际连锁酒店的建成使用极大提高了接待能力。例如冬奥会结束后,“玫瑰庄园”滑雪场将被改造为大型滑雪度假村,有望成为俄罗斯乃至海外游客滑雪的首选场所。
帕霍莫夫市长表示:“冬奥会的一大成就是索契将成为游客们一年四季都可以游览、乐于光临的地方。”“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人来索契,把北京奥运会的好经验,把中国的美食带到索契来,欢迎更多的中国朋友来索契观看冬奥会。”(本报访俄代表团 童怀、张业清、杨政、严红枫、户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