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报告文学还是“轻骑兵”吗?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2日 09版)

        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以“短、平、快”的特点登上文坛,获得“文学轻骑兵”的美誉。时过境迁,在当前背景下重新打量,它还是文学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吗?

     

        10月21日上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在江苏省常熟市闭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晖在发言时表示,网络和电视信息传播的迅速与公开,使常规思维中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新闻报道功能大为弱化。

     

        除了外在的客观因素,报告文学创作自身存在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这支“轻骑兵”的战斗力。与会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以求促进报告文学创作迈上新台阶。

     

    不应做真实事件“搬运工”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不容动摇。但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上的“真实”,则需要清醒的思考。

     

        “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需要考虑什么状态下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家蒋巍认为,报告文学创作要摈弃和突破照相式的真实,追求有用的真实和彰显作家个性的真实。

     

        “还是那句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报告文学作家要把主体性、情感、想象力从僵化的真实性中解放出来。”蒋巍说。

     

        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看来,报告文学创作不是真实事件的“搬运工”,从这个房间搬到隔壁房间,而是要融入作家的主观感受,呈现出作家的主观表达,“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讲述,发表个人意见,再表达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

     

        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表示认同。他说,作家对事件进行采访、调查的过程犹如冶炼,最终出来的产品不应该还是矿石,而应该是钢铁。也就是说,作家要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人把矿石涂上各种各样的颜料,抛向市场,结果品质连原来的矿石都不如”。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表示,报告文学作家要吃透自己所掌握的素材,这是一个孕育、生产的过程,身心就是一个熔炉,将素材锤炼成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创作,就像把粮食酿成美酒,需要发酵”。

     

        “把‘我’摆进去,让读者顺着‘我’的情感走。”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也着力强调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

     

    语言粗制滥造广受诟病

     

        目前,报告文学创作在语言上的粗制滥造广受诟病,已经成为这个文体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特别强调“叙事之美”,即报告文学作家要有良好的语言态度,对语言要有敬畏之心,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

     

        “大漠落日像一块烧红的钢铁渐渐黯淡。”“大漠月夜,一条绳子串起来的盲人般的军队在大漠上行进。他们衣衫破烂,肩头染红,手脚上全是伤痕和血泡;他们脸色漆黑,肤色漆黑,眼前更是一片漆黑;他们却扯着嘶哑的嗓子齐声高吼:‘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蒋巍在分享创作经验时,谈及自己创作的《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激情朗诵了其中的两段表述,引发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那种用尺子量出来的语言,那种戴面具一样的语言,不属于文学,当然也不属于报告文学。”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说。

     

        他认为,尽管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存在着关联,但报告文学语言应该和新闻话语有所区别。新闻话语可以重、深、高,力求准确,但报告文学的语言有必要细微、柔软、温暖一些。

     

        在王晖看来,当前报告文学创作在语言上存在粗糙化倾向,在修辞方式上缺少文采、美感和蕴藉,新闻式表达居多,甚至成为通讯、先进事迹介绍、广告宣传文本的山寨版。

     

    面对现实不能装聋作哑

     

        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是报告文学具有社会价值的一个法宝,如何锤炼报告文学的思想光芒是与会者集中探讨的话题。

     

        在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胜友看来,报告文学创作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简单记录,创作者需要具备宏观意识,心中不仅要有历史长河的激荡,也要藏有绚丽的时代画卷。

     

        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发现,不少的报告文学创作存在概念化的倾向,“往往还没有到现场,就已经预设了一个主题,带着概念去写,整个采写过程就是为了印证这个概念”。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党委书记、报告文学作家李青松表示,报告文学的思想是否深刻,取决于作家对问题的认识深度。但思想的表达是要靠作家用文学手段,对人物故事的叙述或者对事件的剖析呈现出来,而不是贴上去的,也不是勾兑进去的。

     

        同时,他也提醒道,当前部分报告文学创作过于追求思想性,“太满了,满得都溢出来了,就像啤酒的泡沫一样”。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家黄传会认为,报告文学作家要有沉潜到生活底部的功夫,“必须走出书斋,去直面现实生活,体察人民的愿望,把握群众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报告文学作家不应该逃避现实、回避矛盾,不应该装聋作哑,社会责任感是最基本的担当”。

     

        何建明认为,报告文学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他寄语报告文学作家在作品创作初始阶段就要端正文学态度,提高作品的社会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本报常熟10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王国平 苏 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