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域外杂谈

    潜水人生

    作者:何 农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12版)

        如果一个人,第一次见面后,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你的名字输入他的手机。下次你一打电话,他就能叫出你的名字来,你会有什么感觉?

        首先,你会觉得很温暖;其次,你得承认,你面对的是一个有心、而且自我管理很细致的人。

        约翰·贝尔纳茨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约翰在电视上看到潜水的画面。他对自己当外科医生的父亲说,我也想去潜水!爸爸说,你得长到16岁才行。因为法律不允许16岁以下的儿童潜水,那对身体发育不利。

        16岁生日过了一周之后,约翰就去实践了潜水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潜水最终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1996年,已经在全世界各地都试过身手的约翰,发现人们对潜水的认识,还停留在“那是个危险的运动”、“那种训练离普通人很远”的阶段,而现实中能够给人提供的潜水所需的设施、场所、设备,也的确无法令人满意。一天,在一家餐馆的餐桌上,已经对这个问题思考良久、对自己应该做什么了然于胸的约翰,就用餐桌上那张用来垫餐具的纸,画下了“NEMO33”的第一张图纸。

        “NEMO33”在画到第21版图纸的时候,2000年,开始在布鲁塞尔高级住宅区禹科勒区施工。4年之后开始营业。从那时起,这个蓄水250万升、最深处达33米的游泳馆,一直是“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可的“世界最深人工游泳馆”。

        “NEMO”是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船长的名字。“NEMO33”现在是一个多用途潜水教学、娱乐和电影制作设施。水下有数个深度不同的平台,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下隧道,用于潜水者在孤独、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的身体和心理训练。水下甚至还有一个有氧房间,教练可以在那里向学员们演示课程而不用升至水面。泳池有许多窗户可以让阳光穿过水下、直达对面,也可以让潜水者在不同的深度看到泳池的外面。换句话说,泳池就像一个透明的大鱼缸,里面的人在潜水、游泳,外面的人可以通过窗户看得到。

        “NEMO33”直接引进天然泉水。透过太阳能加热,水池温度被稳定控制在33度。昂贵的高过滤措施,“使我们游泳池的水是可以喝的!”一边说着,约翰一边用手捧起泳池的水喝了下去!

        当然,从图纸到施工,从自己狂热的爱好、一个主意到把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这中间有无数个困难:地皮、材料、供货商、施工等等。其中最大的障碍是:资金。投资人几乎被他说服了,但在做决定之前,还是问了他一个问题:人们都认为私人投资修建一个游泳池这个主意近乎发疯,因为布鲁塞尔几乎所有的游泳池都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我们作为投资者,冒的是血本无归的风险。但作为具体操作者,你承担什么风险?

        约翰毫不犹豫地说,我承担的风险是,如果这个游泳池不赚钱,我一分工资不拿。——虽然我今年36岁、会说三种语言、有世界各地的工作经验,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但当它开始赚钱了,我要成为大股东。

        就这样,在2007年之前的11年间,约翰从这个自己为之平均每周工作100个小时的游泳池中,一分钱没拿到过。

        施工4年之后,2004年,“NEMO33”开始营业。前几个月,只有4个工作人员:一个餐厅厨师、一个服务员兼维修维护、一个前台接待,加上他本人,作潜水教练兼安全员。一年下来,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现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有42个,来自12个国家。

        说到餐厅,这也是约翰的主意。一个好餐厅,保证了来游泳、潜水的人们,能够有个舒适的进餐、休闲场所。做什么餐厅呢?约翰想,这个餐厅将是我今后每天都要吃饭的地方,那我得选一个我爱吃的!“那就做中餐吧!”就这样,从香港来的曾师傅成了他最早的雇员之一,到现在,已经9年了。曾师傅说,“现在来这里吃饭的不光是游泳池的客人,很多人来这里就是为了吃饭!”

        投资人看到了这个项目的赚钱能力,希望约翰在国外也能如法炮制,给他们带来利润增长点。除了伦敦、马德里、华盛顿、纽约、波士顿之外,“为什么不能是上海或北京?”

        约翰说他自己熟悉泳池的每一块砖、每一个细节、和泳馆里的每一个工种。“累了、烦躁了、碰到困难束手无策的时候,下去潜潜水,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现在,他还保持着每周两次的潜水习惯。约翰的爱情甚至也是在这个浸透了自己全部心血的游泳馆得到的。“那时,她是这里的客人。”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对“NEMO33”本身,约翰也有了新的计划:如果可能,他要把原来在布鲁塞尔地标建筑“原子球”附近的“迷你欧洲公园”搬到旁边来。而游泳馆内部的餐厅也将扩充,一分为三:一个快餐、一个普通中餐厅和一个豪华美食餐厅。

        从少儿时的潜水梦想,到以此为生,到建造和管理着保持世界记录的游泳池并努力绝不让人超越,约翰的“潜水人生”当然还没有抵达“下潜极限深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