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最美基层干部

    黄斌: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04版)

        “如果有人给我总结人生,我希望是:黄斌自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是一个真正的‘老推’。”这位黄斌,今年50岁,是内蒙古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扎根基层30年,每年平均下乡近300天,足迹遍布鄂托克旗,荣获10多项全国大奖。

     

    推广农技 30年如一日

     

        1983年中专毕业后的黄斌被分到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刚参加工作的黄斌,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追求,坐牛车、骑摩托,下乡村、进农户,有时一走就是几十天。

     

        他将自己费心总结出来的农业技术经验告诉当地的老百姓,但初期因老百姓观念保守,推广农技困难重重,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回应:“我种了一辈子地了,难道还不如你?”但黄斌并没有放弃,积极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交流。

     

        1986年,黄斌为了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和同事前往8个村开展技术咨询、培训,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并深入田间实地指导,最终得到大部分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当年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50公斤。在进行农技推广的同时,黄斌还勤于思考,一有时间就搞调研。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搞农业展示基地的设想,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引导老百姓转变传统种植观念。

     

        30年,黄斌已经从一名普通农技人员成长为现在的高级农艺师,但工作态度还是一如当初,那份热情依然没变。黄斌的老领导、曾任鄂托克旗农牧业局局长的阿迪亚说:“基层工作很辛苦,没有一点事业心是很难干下来的,而黄斌却30年如一日。”

     

    接地气 比农民还农民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是黄斌行动的工作准则。

     

        2003年,正值非典时期,老百姓都不敢出门。查布苏木跃进嘎查一名叫赵云勤的牧民,给推广站打来电话称,需要10公斤玉米种子,黄斌二话没说,就骑着摩托车带上种子,跑了100多公里路,给赵云勤送去。

     

        在当地,特别是赛乌素地区,提到黄斌,没有老百姓不知道的,并且大部分老百姓有他的手机号码,一旦有问题就打给他,黄斌有时一天平均六分钟就会接到一个电话,但都是“随叫随到”。“老百姓找你是因为信任你,如果找你一次不来,两次还不来,谁还会找你?”黄斌说。

     

        “远看像个逃难的,近看像个要饭的,走过来才知道是个农技站的。”当地人都这样形容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一位熟悉黄斌的当地人称,“他是比农民还农民的科技员!”而在黄斌的妻子杨丽萍眼中,他是家里的“污染源”,因为他每次回家都带着一身土和泥,家里打扫再干净也没用。

     

    办“田间学校” 做真正“老推”

     

        “实干、吃苦、钻研”,是所有熟知黄斌的人给他的定义。

     

        2008年,为了改变鄂托克旗农牧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黄斌带领农技站全体科技人员在赛乌素地区组建了赛乌素现代农牧业试验示范园,通过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对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使全旗玉米每亩增产80多公斤,农牧民增收3000多万元。

     

        2009年,黄斌参加全区科技特派员培训时结识了乌兰察布市科技局总工程师关慧明,培训之余就找关慧明共同探讨温室设计技术。

     

        今年4月份,他又开始不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和当地一些农牧民一起创建了种植业协会,力求把农业技术推广落实到田间地头,好让老百姓获得真正的“实惠”。多年来,黄斌累计引进推广80多个农作物、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高效栽培新技术20多项。他还先后组织编写各类技术材料100余份,举办讲座10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15万多人次。(本报记者 王燕琦 本报通讯员 闫汇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