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浙江:第三方医学诊断打开市场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20日   02 版)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海斌喜出望外,他直呼: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的“春天”要到了!

        从创立之初的诊断产品代理商,到如今“自立门户”,一举成为医学检测外包服务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陈海斌坦言,迪安的成长,正是当前健康服务业政策变化的见证者。他说:“2001年时,大医院资源丰富、人满为患,小医院技术不行亟须提升和扶持。此时国外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已十分先进,而国内几乎是一片荒地,既没标准,政策也不允许。”

        2003年11月,浙江省正式出台《浙江省临床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有了标准,就好比有了“准生证”。陈海斌像是在荒漠中看到绿洲般兴奋。然而,10家医院的院长们却集体泼来冷水:让医院把医学检测外包给你,这可靠吗?检验科是医院的主要盈利点,外包服务有市场吗?

        陈海斌想闯一闯。半年后首个独立医学实验室开业。陈海斌找到了浙江省内影响力最大的三甲医院。医院将标本一分为二,迪安和医院分别检验,一个月下来完全吻合。如此一来,市场慢慢打开,迪安的业务也渐有起色。

        大医院里数量小、利润薄的检测项目,中小医院中设备与能力不足的项目,迪安都可以提供完备的诊断与检验服务。站稳脚跟后,越来越多的医院递来合同单,两年后迪安终于盈利。2007年后,迪安开始全国连锁化的快速发展,如今在全国已拥有14家独立医学实验室。

        在迪安杭州的医学检验中心,记者看到专业人员都在忙碌着。实验室主任吴建国告诉记者:“我们平均每天要检测来自全省各地15000个样品,业务量每年呈50%的速率递增,可提供的检测项目达到1500余种。”“像这台免疫分析仪,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仪器。基层医院根本无法承担设备成本和运行,通过外包服务,我们就可以将全省样品集中检测。这种仪器,许多三甲医院都只有一两台,我们却有十台,这就是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的优势。”陈海斌介绍说,迪安诊断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医学实验室,凭借着专业、高效、公正的优势,可以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并促进检验技术发展。

        近年来,迪安还依托全国连锁医学实验室的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累计投入千万资金,用于分子诊断新技术的研发。并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全国30个地区的贫困女性提供免费的两癌筛查服务。今年还一举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

        借着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这一股春风,迪安诊断有着自己的规划。陈海斌说:“我们希望在一定区域内,设立专门服务于社区卫生站、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第三方快速反应医学检测实验室,这或许就能突破当前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检验能力薄弱的瓶颈。”(本报特约记者 朱海洋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