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多数人眼中的北极,大约只是北极熊的居所。而在王建男的照片里,驯鹿、麝香牛、麝鼠节、酒吧、超市、阿帽提、戴棒球帽的酋长……极地风光之中的人文生态更令人称奇。8年,17次的北极生命考察,3万余幅北极地区人文、自然风光画面,百万余字的旅行札记,年过六旬的王建男用带着温度的图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北极面貌。
王建男踏雪破冰,用扎实的创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呈现出来,颠覆了每个人对北极的有限认知。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王建男环北极摄影观察(17回合)作品展”在京举办,本期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影像,邀大家一起感受北极魅力。
2005年至今,我们的“环北极摄影观察”已先后17次进入北极八国百余个聚落,唯独没有去过北极点——尽管那里是许多人的向往,但我们却不以为然。因为,那里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坐标,感受不到生命的魅力。
除北极外,在广袤的北极地区,生命几乎无处不在。那些顽强而绚丽的生命,令人敬畏,务须仰视——
四千多年前,最后一批跨过白令海峡的亚裔族群,在向美洲腹地跋涉途中遭遇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被迫退进风雪交加的北极圈内。此后,吃生肉、穿兽皮、住雪屋……他们在酷寒荒芜的环境中奇迹般生存下来。为了捍卫尊严,这个曾被蔑称为“爱斯基摩”(吃生肉的人)的族群为自己取了响亮的名字:因纽特(真正的人)!
二十世纪前,来自欧洲的航海探险家在数百年间前仆后继地闯进北极,虽九死一生却百折不回,因为他们希望亲手敲开北极的神秘之门。一百多年前,当十万历尽艰辛的淘金人多数一无所获、无功而返时,却有上万人选择了扎根北极,因为那白色的冰雪上早已刻下了他们金色的梦想。几十万年来,小小燕鸥在北极南极之间往返四万公里,年复一年,只为追逐不落的太阳。几百万年来,朵朵无名小花,在短暂的北极夏天顽强地钻出冻土,但求几日美丽的绽放。土著、移民、探险家,动物、植物、微生物——在这极寒的世界里,北极的人类与其他生命共同铸造了一种超自然的生态,那就是:坚忍、自尊、挑战极限。
在北极的茫茫雪原上,间或可见一种人形堆石,那原本是因纽特人指向回家之路的标记,此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寄托了崇拜的图腾。尽管我无法得知因纽特人在人形堆石前的心灵感应,但我知道,回家的路是人间正道,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千千万,唯有坚忍、自尊、挑战极限者才是我生命的向导!
北极,我心中的图腾。
背景链接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一般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整个北极地区是一片浮洋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总面积为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25。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公里,分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八个环北极国家。主要海域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