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新闻综述

    欧盟新成员 闹出大动静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20日   08 版)

        克罗地亚在加入欧盟的头100天中,已按照欧洲逮捕令的要求向国外引渡了36名嫌犯,但3个多月来在欧盟内外闹得纷纷扬扬的“贝尔科维奇法案”中的主角并未在此列,贝尔科维奇最终被引渡与否成了考验克罗地亚与欧盟尤其是德国关系的试金石。

     

        今年6月28日,也就是入盟前3天,克罗地亚突然修改法律,规定欧洲逮捕令只适用于2002年以后犯罪的克罗地亚公民。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克政府为了拒绝德国针对克罗地亚人贝尔科维奇发出的引渡要求。此事让欧盟大为震惊,认为克蔑视欧盟法律,德国方面更是气愤不已,但克政府一直持强硬态度,直至欧委会9月18日启动了制裁克的内部协商进程,这是欧盟历史上第一次启动针对成员国的制裁程序。迫于压力,克罗地亚议会10月4日通过有关实施欧洲逮捕令的法律修正案,取消原法律规定的欧洲逮捕令只适用于2002年后犯罪嫌疑人的限制,并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避免欧盟的财政制裁。

     

        消息一经宣布,欧委会立刻对此表示欢迎,称一旦修正法付诸实施,欧委会将密切关注并评估其是否与欧盟法律相符,届时欧委会将决定是否终止对克的制裁程序。

     

    克罗地亚付出代价

     

        “信誉”和“名声”,这是各方在谈到“贝尔科维奇法案”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欧盟司法专员雷丁表示,克政府的做法损害了克罗地亚的利益及名声。她说:“如果一个国家不遵守自己签署的条约,对自己说过的话和制定的法律出尔反尔,欧委会也有责任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它。”法新社评论说,克罗地亚花了10年时间才成为欧盟的新成员,但入盟的头3个月就与布鲁塞尔交恶。这不但让其险些受到制裁,而且还使其名誉受损。德国联邦议院主席克里齐博称,克罗地亚最大的错误是因为此事丧失了信誉,德、克两国之间很难再互相信任。路透社、美联社、意大利安莎通讯社等各大媒体也一致认为,克因此事信誉受损。

     

        萨格勒布大学教授德耶尼罗说,欧盟新成员如此之快地与布鲁塞尔发生冲突是不常见的,其政治后果比经济制裁更加严重。

     

    新成员需要适应

     

        然而,克罗地亚首位欧盟专员米米察表示:“贝尔科维奇法案”被过分强调和渲染,实际上“欧委会平均每个月要处理200起成员国不遵守欧盟法律的案件,这不是个例。”克总理米拉诺维奇称:“我们仅付出了很小的代价就学到了很多。”这将有助于克罗地亚将来处理好与欧盟的关系。

     

        成员国的主权让渡及欧盟内部民主本来就是欧盟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此案引起了人们更多思考。《柏林日报》称,欧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俱乐部,同时也是法律共同体。《法兰克福汇报》则称:“当涉及刑法及引渡某国公民时,欧洲逮捕令极深地侵犯了该国的国家利益,但欧盟就是靠布鲁塞尔和各成员国之间的不断摩擦而成长的。克罗地亚这次做得太过分了,但欧盟也应该考虑到新成员的心理比较敏感。”也许,28岁的萨格勒布职员斯耶雅娜的看法是上述评论的最好注脚:“政府想争取的东西是错了,但欧盟对我们颐指气使,好像我们不是成员国似的,他们对法国或德国就不会这样。” 该文也指出,欧盟在允许成员国有自己主张的同时,还要提醒新成员,要自我克制并遵守共同规则。

     

    尘埃尚未落定

     

        尽管克罗地亚议会已经通过了法律修正案,但最终的事态进展仍在于克政府如何平衡自我意志及欧盟规则,以及法律实施效果。

     

        国内外仍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德国联邦议院主席克里齐博认为克政府正试图拖延争议,并使得引渡嫌犯一事最终变得不再可能。德国外长韦斯特维勒也表示,要充分运用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继续施压,直到引渡成功。

     

        克反对党也认为,克与欧盟还会因此事发生冲突。日前克总理仍称,此案已过诉讼时效,除非修改宪法,否则不能引渡。也就是说,克罗地亚与德国在内的欧盟关系还会因为“贝尔科维奇法案”受到何种影响,尚需拭目以待。(本报萨格勒布10月19日电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张智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