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热点解析 “中国经济怎么看”系列报道

    7.8% 稳健之中看提升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19日   10 版)
    三季度7.8%的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图为山东青岛港一艘装载集装箱的外轮等待离港。 俞方平/CFP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

        7.8%——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三季度GDP增长数据好于此前一些机构的保守预期,比二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由此,前三季度GDP增速升至7.7%。这一“稳中有升”的成绩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能否延续?投资、内需、外贸“三驾马车”将如何发力经济增长?2013年中国经济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稳、升、好

     

    前三季度经济关键词

     

        “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在国新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盛来运用“三句话12个字”来概括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态势,每句话都离不开一个“稳”字,“稳、升、好”是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稳”字如何具体解读?

     

        盛来运说,总体平稳是指经济运行的态势比较平稳,主要指标在预期的目标区间之内,波动幅度不大。三季度的GDP增长7.8%,二季度增长7.5%,一季度增长7.7%,基本上在0.3个百分点之间波动。

     

        “稳”还表现在,前三季度物价总体表现基本稳定。除了春节的2月份和中秋节的9月份CPI稍微超出3%以外,其他各月的物价指数基本上都在2%~2.5%的区间运行;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继续增加,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增长了3.1%。

     

        “升”字则可以从表现稳中有升的一系列数据中看出:三季度GDP增长7.8%,比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这些关键的指标都有所回升。由于国内需求回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正增长,同比降幅收窄,这反映出市场的积极变化。

     

        “好”则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所改善。在中央明确的宏观政策导向下,社会预期趋于稳定,企业发展积极性比较高,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认识比较统一,积极性也比较高,新兴产业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产业,特别是新兴现代化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盛来运指出,从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快0.6个百分点,所占GDP的比重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1~8月份规模以上的工业利润增长12.8%,比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也都在继续增加。

     

    全年7.5%

     

    完成GDP增长目标成定局

     

        “全年完成7.5%的GDP增长目标已成定局。”这是多位经济学者共同的判断。“一系列数据说明,中国现在发展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企业和政府的层面,调结构、转方式的认识统一、态度坚决,行动也很快,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可以释放改革红利、创新红利,通过这种调整,激发和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盛来运指出。

     

        盛来运具体分析了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得益于国务院及时创新宏观管理方式,明确调控区间,这对引导社会预期、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社会预期稳定,企业的信心增强,就愿意签单,愿意扩大投资。

     

        第二个方面,从一季度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例如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都为企业经营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力。同时,加大棚户区改造,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及前段时间出台的“宽带中国”战略,鼓励信息化消费等都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内需潜力。

     

        第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国外经济复苏、企稳好转。很多发达经济体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缓慢复苏,这对我国扩大出口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45.9%,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5.8%,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是-1.7%,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说,“因为支撑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还是比较强的,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距世界水平和应该达到的水平空间还很大,这样会激发投资和消费的潜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措施,仍然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有一些政策的效应还会继续得到发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数据显示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发出改革的信号,改革预期加上改革实措,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回升。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还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出现技术性的适度回落,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未来经济看提升

     

    必须追求增长质量

     

        为了解和准确判断后期的走势,国家统计局日前做了涉及40万家企业的调查,其中25万家是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中认为四季度或者以后一个时期经济与三季度相比基本不变的占65.1%;认为四季度比三季度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生产有可能加快的占22.8%;认为四季度可能不如三季度的只占12.1%。盛来运认为,这个数据基本能够反映企业运行的总体状况。

     

        对于三季度GDP增长较好的成绩,也有专家认为应该冷静分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三季度之所以经济回升,去年基数低作了很大贡献。三季度增速7.8%并不意味着四季度会超过8%。未来经济的走势分为三个方向,即向上加速、向下减速、平稳运行。三季度虽然加速,未来中国经济的趋势还是“横着走”。

     

        “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严峻,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基数会对今年四季度同比增长产生一些变化,经济继续上行确实有些压力,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在回应四季度经济增长有可能放缓的担忧时,盛来运说,即使四季度增长速度比三季度有所回落,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同时预期比较稳定,中国经济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即使经济增速有所波动,但是内在的结构与其增长的质量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也有专家指出,从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季度工业主要加速的是钢铁、水泥等与房产有关的行业,并不是经济中出现的新增长点,从结构来讲并没有太大改善;前三季度增长7.7%,但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只有6.8%。

     

        范剑平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经济调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十二五”规划要求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但是今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一直低于GDP增速。现在不能简单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要追求增长质量。

     

        “当前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还是比较强的,我们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当然,就中国经济内部来讲,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一些问题还需要一些时间化解。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观念是追求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对此我是很有信心的。”盛来运说。(本报记者 张 翼)

     

    专家观点

     

        实现全年目标有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三季度GDP数据再一次证明了经济的回暖企稳,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前期的低谷,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跟市场的预期也是一致的。三季度GDP数据为我国实现全年经济增速7.5%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从投资、消费、出口等几项指标来看,我国基本经济面处于向好状态。

     

        企稳回升源于改革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基于多种因素。第一是政策因素,“区间管理”的政策框架提出以后,稳定了市场预期,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第二是改革因素,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投资、外贸等都有相关利好政策出台。中央到地方不断发出改革的信号,改革预期加上改革实措,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回升。

     

        唱衰中国论调幼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前段时间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属于幼稚观点。唱衰中国经济主要是西方媒体所为,他们关于中国经济走向崩溃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就如同隔岸观火,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缺乏关于中国经济的数据和实际感受,这样是十分片面的。中国经济过去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于沿海省市和直辖市的快速增长,最近几年,中部和西部也呈现追赶趋势,在某种意义上“扶植”了增长速度。

     

        对中国经济要保持耐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预计四季度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前期稳增长政策的惯性将会出现持续回声。但是,消费疲软、地方债的整顿、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等下行力量也会逐步发酵,并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这个新阶段需要我们的改革,需要我们的政策,同时也需要我们民众的耐心和等待。(陈恒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