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到1998年期间,时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的雪岗在《中学生》杂志开设《传统文化讲台》《传统道德讲台》《传统精神讲台》专栏,向青少年讲述思想、科技、文学、艺术、道德和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在青少年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于是,雪岗对各专栏内容进行扩充,同时增补了生活习惯等内容和题目,创作了《祖先的遗产》一书。
在策划之初,为了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雪岗作了认真考量,书中要讲青少年需要知道和能理解的、成就大和最有代表性的、在当今仍具有影响力且鲜活的内容。书中列出了101个题目,划分了七个门类,包括:传统思想、古代科技、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传统习俗、传统道德和传统精神。
在“传统精神”中,雪岗选择了15类古代杰出人物,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姓名命名,并用他们的事迹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诠释。如“大禹精神”体现了大公无私、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司马迁精神”体现了志向远大、忍辱负重、埋头实干的精神等。
书中始终在表达一种观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遗产、没有传统,那就等于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如同一座城市,没有传统建筑,只是不断拆旧的、建新的,就失去了个性,丧失了记忆,最终被人遗忘。所以传统是根基,是源头,继承、发扬文化传统是青年人的责任和成长的基石。”
传统文化遗产既然是祖先留下的东西,就必然受到过去时代的局限,有好有差。“我在书里讲的总体都是积极的、有用的。但即使这样,也仍是有清有浊,我在书中也讲到了这点。”雪岗说。
因此,雪岗建议:“对待祖先的遗产,要有热情,也要有冷静,冷热结合。学习中要分出清与浊,弄清对与错,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什么该继承,什么该舍弃。比如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都有伟大的思想成就,也有消极过时的主张。读诸子百家,就要学会分辨,全盘接受和一概否定都不对,同样,对文学、艺术、民俗等,也是既要看到精彩的一面,也要思考、承认其不足。一味赞扬或是贬低,都不可取。”(本报记者 刘 彬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