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科学大家去了。
10月16日18时35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先驱者之一、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先生走了,享年98岁。
我会永远记得2010年在叶先生家采访的那个午后。两杯清茶,与先生对面而坐。那时,叶先生行动已不太方便,在屋内行走也需拄着拐杖。但他精神很好,思维敏捷清晰。对家人只能采访20分钟的禁令,叶先生首先提出反对:“既然来了就不要受时间局限,难道还看着表数20分钟?”在采访中,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大点声:“我耳朵不好,你说话要慢些,声音要大些。”
在学术上,叶笃正先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世界气象组织将有气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授予叶笃正时,这样阐述他的获奖理由: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发现大气环流的突变,提出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叶先生的学生、气象学家吴国雄院士回忆,这几年来,叶先生的学术思想一直很活跃,他在关心两个问题: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
“我住叶先生楼上,他打电话让我下去,专门讨论青藏高原隆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每当我们有新的成果,也都会向他汇报,听听他的意见。叶先生曾说,国外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咱们应特别重视,要把动力、热力结合起来,对青藏高原隆升给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行定量化研究。”吴国雄说,今年5月份叶先生住院后,他还曾去医院向叶先生汇报最新进展,“当他知道国家气象局专门划拨经费加强相关观测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设立课题进行基础研究时,特别高兴。”
“全球气候变化也是叶先生非常关心的领域。他很早就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与今天我们说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和谐共处’等提法的内涵非常一致。”吴国雄说,就在今年3月份,他和叶先生共同给国务院相关领导写了一封信,汇报“气候变化历史责任和未来减排承诺研究”的相关结果,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叶先生都在关心着中国的科学发展!”
叶笃正走了。那个总是对学生们有些严厉的先生走了。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荣辉曾回忆,他对学生们在科学上动不动就用“发现”这个“大字眼”特别不满,曾这样批评:“你发现了什么?你就用指出不就行了吗?”
叶笃正走了。那个习惯为别人着想,“宽容、和蔼,从不计较什么”的先生走了。
叶笃正走了,但他留下的丰厚的科学遗产和光辉的人格魅力,将永远闪耀。
抬头仰望,天上有颗叶笃正星,依然闪耀。(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齐 芳)
相关链接
叶笃正星:2010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