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3%。这是自今年2月份之后,我国CPI同比涨幅首度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创下7个月新高。未来通胀压力有多大?
3.5%的“上限”能否无忧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低于全年3.5%的物价上涨调控目标。但有评论指出,从目前看还不能排除年内出现月度CPI同比增幅接近甚至达到3.5%的可能。3.5%的物价“上限”能否无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性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仍然温和,全年CPI同比涨幅约为2.6%。
从历史数据看,9月份物价涨幅较高有一定的必然性。受中秋、国庆“两节”影响,不仅食品价格上涨较多,9月份衣着价格、居住价格环比增幅会季节性加速,特别是衣着价格增幅往往较大。专家指出,目前通胀尚无失控迹象,四季度的通胀幅度尚在可控区间,暂且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但是要注意两个风险点:其一是猪肉价格存在变数;其二是高房价影响下的房租及住行成本。
对于未来CPI走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四季度CPI涨幅可能继续走高,但全年物价维持在3%以内的可能性很大,3.5%的调控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通胀压力值得警惕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务院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推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经济企稳形成的价格上涨压力也不能忽视。
本月初,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继续稳中有升。
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提醒,购进价格指数持续攀升,9月份达到54.5%,较6月份上升将近10个百分点。要注意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所形成的价格上涨压力。
PMI调查显示,多种价格因素开始给企业形成涨价压力。9月份企业反映问题中,反映价格上涨的占22.8%;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占45.9%;反映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占29.7%。
牛犁认为,中国通胀压力仍比较温和,但四季度通胀压力值得警惕。(本报记者 张 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