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在服务群众中加强党的基层建设

    ——对河北省3.9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光明日报、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15版)
    河北省林业厅驻涞源县孙家庄村工作组为村民讲授优质核桃栽培技术。张从哲摄

        他们从远方来,为山村建设,满载真爱。

     

        他们从远方来,为农民兄弟,播撒着暖暖情怀。

     

        还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已经感受到他们的心情。

     

        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山村东西,身影映遍了小河南北。

     

        他们把山村面貌设计得更美。

     

        腿跑细,心操碎,青山绿水铸丰碑。

     

        他们从远方来,带来了山村美好的期待。

     

        他们从远方来,展现了党旗最美的风采!

     

        ……

     

        这是承德市兴隆县南天门村村民何建欣、何瑞勇创作的诗歌《他们从远方来》。诗中的“他们”,指的是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驻该村帮扶工作组。

     

        为让群众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让基层增活力,从2012年开始,河北省在全省开展了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至今共选派3.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13010个基层农村,以集中帮扶为抓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在全省上下掀起深入基层、心系基层、服务基层的热潮,在燕赵大地谱写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亮丽篇章,探索了一条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路径。

     

    统筹推进:确保农村实现真正变样

     

        河北省委把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作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一项基础工程,作为培养干部、提高本领的一项基础工程,来谋划和推动,确保农村实现真正变样。

     

    ⒈从河北实际出发,抓实找准工作重心

     

        河北是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还是一块短板。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136个县(市)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11个,不足1亿元的有17个。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河北还有近千万贫困人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农村是重中之重。信访案件、刑事治安案件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社区等基层。在2011年河北全省信访案件中,县以下占56%。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农村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农村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一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极少数村宗族派性严重。顺利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奋进崛起的战略目标,重点和难点是农村。河北省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调研,决定把农村作为加强基层建设年的重点和突破口,力争经过集中帮扶,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农村大发展、大变化。

     

    ⒉从领导干部带头,确保活动有序展开

     

        省委书记周本顺甫到河北履职,就深入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进行调研,看望驻村干部,提出“在农民致富、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上当好示范”的总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4次到丰宁县云雾山村、易县马兰台村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帮扶的实际问题。省委副书记赵勇到赤城县康庄村,也住到农民家里,置身于农民之中,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探索农村发展的路子。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和宣传部长艾文礼,也多次深入帮扶农村联系点,指导实际工作。在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带动下,全省13名省委常委,124名设区市委常委,1511名县委常委和省直部门主要领导,全部建立了活动联系点,落实了住村调研指导要求。平乡县南庄村80岁老党员张福廷感慨地说:“这种精神真像当年的老八路呀!”

     

    ⒊从统筹协调出发,着力加强项目推进

     

        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河北省谋划了村街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安全稳定用电、农村通邮通讯、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项目等“十方面实事”,作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规定动作,全部覆盖、落实到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在全省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后,对帮扶村在“十方面实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住宅改造、厨房改造、污水处理等新的项目。制定《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作为指导项目帮扶工作的总遵循,结合具体项目的落实又出台29个具体实施方案及补充通知,对每个帮扶项目的目标任务、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建设标准、责任主体、建设程序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在项目推进中,注重协调资金落实、集中系统培训、加强运转衔接、严格验收标准,确保项目完成质量。

     

    ⒋从群众期盼入手,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把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贯穿于建设年活动全过程,真正把党的声音和温暖带下去,把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摸准确,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发展思路群众自己做主,在帮扶村发放村情民意调查问卷200余万份,涉及村情稳定、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土地经营等14个方面、104个情况分类,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发展规划和帮扶项目。建设家园群众自己动手,在推动“十方面实事”为主的项目建设中,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建设新农村。活动成效群众自己评判,驻村帮扶工作结束后,在帮扶村召开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述职评议会,驻村工作组组长就帮扶工作述职,重点讲清帮扶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经费使用和落实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和收获体会等,参会人员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进行测评,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⒌从确保实效着眼,建立配套保障措施

     

        省委成立领导小组,全省各级组织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宣传、项目、督导等组,统筹协调、加强指导、推动落实。省活动办印发《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98个,涉及项目建设、文化活动、经费管理、工作推进等多方面工作。省财政每年划拔专项驻村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队员既能在村正常工作生活,又不给基层添负担。设立项目帮扶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扶贫项目资金等涉农资金。全省组织系统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抓好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主管部门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时抽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对表现突出的工作组及其成员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失职甚至擅离岗位的干部,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必要的处分。

     

    山乡巨变:燕赵大地谱写壮丽诗篇

     

        经过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驻村工作人员、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河北省连续实施两年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架起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铺就了齐心协力奔小康的“致富路”,搭起了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提振了士气、凝聚了民意、夯实了基础,中央充分肯定、社会普遍认可、群众高度赞誉。

     

    ⒈配强班子,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各级驻村工作组抓住全国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全省村党组织、村委会换届的契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分类推进和整改提高,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村级领导班子更加坚强,严格把握政治素质好、领富能力强、协调本领强的“一好双强”选人标准,注重将党员民营企业家、专业协会负责人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帮扶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率达到100%。农村干部视野更加开阔,驻村工作人员通过“三会一课”、农村夜校、参观考察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党员干部才干。村级运行机制更加规范,深化“一定三有”工作机制,帮助村干部科学制定职责目标,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感,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党员队伍建设充满活力,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党员的主体和责任意识更加强化。

     

    ⒉拓宽路子,因村制宜开辟致富门路

     

        通过对致富技能、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广开视野,面向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开拓产品销路,促进增产增效。元氏县小孔村在工作组帮助下,与全省知名的安国中药材基地合作,种植1100亩中药材。由基地供应种子,提供技术指导,监控施用农药化肥,收购加工,每亩中药材可收入上万元。还办起服装加工厂、经编厂、铸造厂。两三年内人均收入可达3万元。省科协驻行唐县车厂村工作组根据村里仅有人口280人却拥有3000余亩山场的实际,组织村民代表到定州德胜农林科技公司和山海关樱桃协会学习,并请专家到村里考察水土环境,成功引种樱桃3000棵,3年后即可挂果,同时还引进明年即可有收益的设施樱桃,并在山上专门安装了变压器、打了机井,仅这一项目就可保证村民5年后户均收入上万元。据统计,开展帮扶活动的村,每个村都找到一两项或两三项增收路子,最迟两三年内都可脱贫,开始走向富裕的道路。

     

    ⒊建设村子,成为农民美好的家园

     

        省委要求在帮扶活动中,每个村都要为群众办10方面实事,其中9方面是推进村庄建设之事。包括水、电、路、讯、房基础建设,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保配套设施。几乎所有开展帮扶活动的村,都硬化了村街道路,维修了送电线路,修复了水电设施,做到了饮水安全,建立了标准卫生室,实现了通邮通讯,完成了危房改造,建立了休闲广场,添置了垃圾清运设施。这些项目都是村民盼望多年自己无力兴办的。建设项目之多,质量之好,投入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无论到哪个村走访,村民都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些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容村貌的变化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升,打麻将的少了,进农家书屋的多了;蹲街聊天的少了,收听科技广播的多了。许多村民都说,村子干净了、漂亮了,垃圾不忍再乱扔,脏话也不好意思说了。

     

    ⒋升华思想,驻村干部受到了教育

     

        广大工作队员自觉落实省委要求,直面群众的真实需求,直面农村发展的复杂矛盾,认真思考和探索帮扶工作新路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释放了干事创业的潜能,锤炼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增长了服务基层引领发展的才干。在作风上更加务实。省人大办公厅驻村工作组组长陈新华,驻村报到当天,妻子被送上了手术台,但是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踏上了前往衡水安平县南大良村的帮扶之路。省科协副主席郑丽萍,膝关节严重积水,带着熬药锅就进了帮扶村,经常是抽出膝关节的积水后,翻山越岭考察,走家串户问计,晚上长时间烤电后才能入睡,但她仍坚持每月在村入住20天以上。在能力上得到提升,驻村工作人员在密切联系群众和办实事好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取到了开展基层工作的真经。许多工作队员把亲身感受写到民情日记和工作日志里,都说“驻村工作让我们接了地气、少了娇气、壮了正气、提了士气”,“群众的笑容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强基固本:活动尽显综合工程效应

     

        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合民意、顺民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直接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与党的十八大提出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要求相一致,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相契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是一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新路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在实际中培养发现干部的新路子。

     

    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工程

     

        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同样,基层农村脱贫致富也只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取得成功。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就是实实在在地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3万多名机关干部下到农村基层,就是迎着燕赵大地上千千万万父老乡亲的期盼走。通过基层建设年活动,真正能够把联系和服务群众变成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把脱贫致富奔小康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工程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农村,制定许多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地让农村尽快发展起来。河北有近5万个村,前些年为农村也花了不少钱,但“撒芝麻盐”式的投放,覆盖的村不少,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相当部分村的面貌没有真正得到改变。这次集中帮扶,先从后进村、贫困村搞起,一批村一批村地搞,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能够真正有效地改善贫困农村的落后面貌;把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打捆使用,选派干部驻村,有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保障落实。这种形式,无论是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讲,还是从农村长远发展的要求看,意义都非常重大。有的县(市)委书记说,这样坚持不懈地搞下去,农村就会大变样,历史形成的城乡之间的悬殊差别就会有效地缩小,这是有历史意义的壮举。

     

    ⒊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固本工程

     

        所有帮扶农村,后进类型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服务能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村干部确实没能力干事,不想干事;另一方面是村干部想干事没平台,有想法没办法。农村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干部缺能力、措施不到位,这两个目标往往停留于一般号召,很难落到实处。这次建设年活动,为村干部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平台。村干部和工作组一起,共同为村里发展想办法、出思路。老百姓看到村干部和工作队一样,真为群众办事,信任感和认同感会逐渐形成,增强了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一些村干部说,过去组织群众开个会,挨家挨户叫都不来。现在开会、搞义务劳动,大喇叭一吆喝全来了。“带头人”在村里有了威信,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更有信心。

     

    ⒋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鱼水工程

     

        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干部进村入户却少了,和群众的感情疏远了。这次数万名干部下农村,面对面心贴心地做群众工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干群关系从疏远变亲近了,这是十分可喜的变化。各地出现许多感人的事例。今年端午节前一天,行唐县车厂村村主任董中海专门冒雨到口头镇的市场上买来粽叶、大枣等,第二天一大早包成粽子蒸好送到工作组驻地;一位农民编顺口溜表达自己的心情:“今春气象新,帮扶到俺村。屈膝灶头坐,牵手心连心。农屋虽简陋,但能连民心。村容多整洁,气正人更亲。共谋致富路,干群一条心。党的恩情重,你们格外亲。”许多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群关系多架一道桥梁。”

     

    ⒌培养干部的育人工程

     

        党政机关干部第一位的政治素质就是心系群众,真心为群众着想,热心为群众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经受教育和锻炼,是各级党政干部提高政治素质的基本功,也是必修课。从实践中看,干部下去不下去,对群众的感情就大不一样,想事情的出发点大不一样,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也大不一样。有一个信访多的村,工作组进村后,被50多名村民围住,讨要村里盖办公楼拖欠的工资,工作组跋涉30多里,到建筑商家里耐心协商,达成还款协议,一直到深夜才回村。附近村民有什么矛盾纠纷也找工作组反映,工作组把群众当亲人,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自己也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有一名工作组组员在日记里写道:“基层工作像一个炼铁炉,只有那些经过烈火灼烧、千锤百炼的好钢,才能做成精品。自己一定要锤炼成适应基层环境,服务基层百姓,胜任基层工作的好钢,成为百姓喜欢的精品”。

     

    有益启示:基层工作定要抓铁有痕

     

        实践证明,加强基层建设是富有远见的高明之举,是深得人心的成功之举。为我们迅速有效打开工作局面,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⒈赢得群众拥护是根本,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宣传群众、依靠群众

     

        基层建设年活动,紧紧扭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面心贴心地做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对工作组成员的工作作风赞不绝口,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从而发自内心地在工作上支持拥护、在帮扶中出工出力。既让群众深刻理解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又让他们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体。河间市中张水镜村董凤贵说“以前俺们就像一把攥不成团的干玉米面儿,是建设年活动把乡亲们的心拧成了一股绳”。

     

    ⒉干部转变作风是前提,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深入基层、心系百姓

     

        省市县三级选派的优秀机关干部在进驻帮扶村之后,善始善终、认真彻底,放下机关干部的架子,克服生活条件带来的不便和工作条件上的困难,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干在村里,宣讲政策和法律,培训技术和技能,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实践证明,只有干部真正转变了作风、真正深入了群众、真正付出了努力,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办一批好事,才能真真正正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邯郸市民政局驻村工作组说:“我们脸晒黑了、心练红了,离城市远了、离群众近了。”

     

    ⒊解决突出问题是关键,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找准问题、真抓实干

     

        活动中,紧紧抓住了实际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在帮扶村选择上,明确了以班子问题多、经济发展弱、稳定任务重的“三类村”为重点,统筹推进其他领域基层基础建设;在帮扶项目选择上,明确了“十件实事”为重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提升、促转化,使活动成果更加突出、转化成效更加彻底。加强基层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情况复杂,在投入要素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平均用力,不能全面铺开,必须坚持抓住关键、集中用力、重点突破,分批推进、整体提升,逐步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⒋统一配置资源是保证,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聚力聚焦、重点突破

     

        基层建设年活动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兵力,攻坚克难,确保了惠民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实事到位。从项目帮扶的方式和内容来看,此次活动与以往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改以往“各自为战”的模式,通过党委领导、政府统揽、各部门齐抓共管、涉农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了强大合力。把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打捆使用,把各类资源统一实施配置,采取既给钱又出人的方式集中帮扶,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有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整体效益。实践证明,充分整合同类资源,向急需帮扶的地方、向重点建设的领域集中支持,在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中,可以收到以点带面、盘活全局的良好效果。

     

    ⒌建立长效机制是动力,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保证常态、促进长效

     

        加强基层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抓、抓长效的思想。活动中,虽然集中解决了一批重点村的重点、难点问题,但从宏观上看、从全省基层现状看、从基层群众的需求看,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支持基层、关注基层、政策资金人才向基层倾斜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基层建设长期、长效地抓下去,继续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继续研究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和升华活动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执笔:耿建扩 康振海 任文海)

     

        相关链接

     

    河北省基层建设年:

     

        2012年2月,河北省推出以“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2013年,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活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以党员干部直接驻村帮扶为抓手,以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为重点,着力办好为民惠民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实现河北奋进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河北省委提出的“十个一定要”:

     

        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抽调精兵强将,一定要吃住在村,一定要入户到人,一定要把党的声音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一定要听到群众的心里话,一定要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一定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帮助建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班子,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

     

    数据信息

     

        帮扶农村:2012年5010个村,2013年8000个村;

     

        入住干部:2012年15030名,2013年24000名;

     

        投入资金:2012年76亿元,2013年153.3亿元;

     

        建设项目:2012年,全省2325个饮水不达标的村进行了网管升级改造,3652个村进行了电网改造,3422个村新建了标准卫生室, 5010个村配全了体育健身设施。2013年全省已开工项目16.8万个,各个工作组还依据帮扶村实际谋划开工8732个自选项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