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

    周 耿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14日   15 版)

        在道家人性论研究中,如何把握好道家人性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对于理顺道家人性论中诸概念及思想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而恰当地运用材料、论证观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支配着万物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运动轨迹体现为:“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有一个“逝、远、反”的过程。就生命本身而言,即人的成长、衰老、死亡;就人性而言,即人性的异化、复归。在讨论“逝、远、反”之前,必先弄清楚人性之“始”、人之“始”,即人性的来源、人的来源。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在老子乃至道家哲学中,道的基本意涵体现为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及由此引申出的原则、道理、方法等,其根本性质是清静无欲。道作为一种规律或原则并不能直接“生”万物,它还需要与某种物质相互配合产生万物,即“物形之”。后来大部分道家学者把“物”解释为“气”,主张道支配气循环运动生成万物。道是清静无欲的,未生成人之前的气也是纯粹精微的,因此,在道与气配合生成人的过程中,道、气赋人以先天之善。并且,道在赋人以善性之后,还将继续对人性起着蓄养作用,这一蓄养作用是通过“德”来实现的,即老子所谓“道生之,德蓄之”。

        尽管道赋人以善性并对此善性加以蓄养,然而,道总是推动着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于是,“反者,道之动”成为人性可能被异化的形上根源,而阴气的兴起也为人性可能被异化提供了形而上的说明。就形下层面而言,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探讨人性异化的原因。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多欲多为的政治是人性异化的主要原因。在道家看来,统治者行仁施惠、尚贤等政策的推行,刺激了人们的好利之心,引起人们争名夺利,从而导致了人性的异化。而世俗圣人所大力提倡的功利性仁义,进一步扰乱了人们清静的本性。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好恶之情是人性异化的主要原因,而好恶之情根源于人的生存本能,它不仅异化了自身的本性,同时也败坏了他人的本性。社会政治与个体是互相关联的,政治影响每一个个人的人性,在君主专制国家里,作为国家的核心——君主又是一个个体,此一个体的好恶又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性。

        面对人性的异化,道家主张“复归”。“反者,道之动”及“物化”理论是人性可能复归的形上根源。从个体角度来说,只有“无情”才能复性。“无情”并非指不要任何情感,而是指去除好名利、好生恶死等世俗情感。“无情”以复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齐物”以去世俗之情;“坐忘”以忘世俗之情;“心斋”以顺应万物之情。这三个层次呈现出逐步提升的人性境界:“齐物”以去世俗之情,心中仍然有物;而“坐忘”却是物我皆忘;最高的境界在于“心斋”:内心完全清静,不仅顺应了自身的清静本性,还顺应了万物的本性。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推行无为政治是促使整个人类社会本性复归的主要方法。无为即清静无欲,遵循规律办事,顺物而为。无为政治包括现实手段与理想措施两个层面。从现实层面来说,道家认为,尽管提倡仁义、尚贤等政策对于促使人性的复归存在诸多弊端,但面对现实,还是不得不使用这些治国之具。因此,道家对治国之具进行了改造,提出“至仁”“至礼”等观点。并且指出,只有掌握了治国之道,才能更好地使用治国之具。然而,道家的政治追求远不止于此,道家认为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是:统治者清静无欲、不去干涉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自由发展,从而社会中人们的本性也就自然纯朴了。

        综上所述,“反者,道之动”是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就个体而言,人性经历了一个“逝、远、反”的过程:道赋予人以清静的本性并对本性起着蓄养作用,人性可能被异化以及被异化了的人性可能走向复归,人性复归的可能取决于个体的修养。而在列子看来,此一“可能”过程是人性必然经历的过程。《列子·天瑞》篇说:“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列子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即人性之“始”时,精神专一,身心和谐;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逐渐膨胀,人性也逐渐异化,即人性之“逝、远”;随着生命的衰老,人的欲望思虑慢慢减弱,人性逐渐复归,即人性之“反”。

        从整个社会来看,道家认为,从远古以来,人性逐渐败坏,呈现出一个“逝”“远”的过程。《庄子·缮性》说,“古之人”心性“至一”,“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那么,整个社会的本性能够复归吗?对此,道家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回答。但是,根据“反者,道之动”这一规律,可以进一步猜测,整个社会的人性将有可能走向复归,当人类欲望日益膨胀、以致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时,人们有可能开始反省自身,减损自身的欲望,从而整个人类社会复归于美好的天性。

        美国哲学家斯蒂文森曾对中西人性论的共通形式做过如下归纳:(1)作为思想基础、对于宇宙和人类在其中的地位的形而上的认识,也即世界本质的一般理论;(2)人性的基本理论,世界观的不同,从而对人性的看法也各有不同;(3)人类弊病的症结分析;(4)纠正弊病的理论指南。(《世界十大人性哲学》)以上关于道家人性论内在逻辑的讨论正好印证了斯蒂文森的归纳。依据“反者,道之动”这一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道家人性论可以归结为人性的来源、异化、复归三大问题。而人性的来源即(1)(2),人性的异化即(3),人性的复归即(4)。斯蒂文森认为:“只有由这几个部分构成的理论,才能给予我们解决人类问题的希望。”(同上)放眼当今世界,人类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破坏、人欲横流等诸多问题,如何从人性的角度解释这个善恶并存的世界?如何安顿人的内心?如何从人性的角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我们深信,对道家人性论内在逻辑的探讨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反思现实、促进现实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