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史诗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日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成功播出。作为《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的第二部作品,该剧凭借扣人心弦的故事、气势恢弘的制作、贴近史实的剧情让观众再次领略到两千多年前的风云变幻、金戈铁马。不仅如此,该剧所表现出的正面的历史观、宏大的历史气象和厚重的艺术品质,也开拓了历史剧创作的新境界。为总结该剧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尤其是其在历史剧创作上的经验,近日光明日报联合陕西省委宣传部,在京举办《大秦帝国之纵横》专家研讨会,以期在后宫剧、穿越剧、玄幻剧等过度消费历史的娱乐氛围中,为历史剧创作探索出新的路子。
严肃主题下鲜明的历史精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把《大秦帝国之纵横》称之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认为该剧灌注了战国中期鲜明的历史精神。它以中国政治文化初创的战国中期为起点,以东周各诸侯国历经征战兼并、形成七强为叙事空间,以秦国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崛起为时代背景,以秦惠文王赢驷与魏国名士张仪为主要灵魂人物,生动还原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发展史上一段重大历史转折历程,巧妙展现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刻画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的文明流变,意图揭示中国统一、文明鼎新的本源、关键、根基与转折点。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认为,该剧充分彰显了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的时代品格、美学气质与史诗意韵,令人在感受历史气象、触摸历史脉动中惊心动魄、浮想联翩。“可以说,《大秦帝国之纵横》是继《大秦帝国之裂变》后,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又一鸿篇巨制。它的成功播出,刷新了中国电视剧人创作理想、创作境界、创作实力与创作水平的纪录。”王丹彦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这部电视剧叙述的除了历史传奇,还有有关中国的文化想象,而呈现的是一种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在这部戏中,比战争场面,比宫廷争斗更弥补珍贵的是秦国崛起、七国争雄背后的故事,这段历史距离我们非常久远,因而给创作者的艺术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可喜的是,在这方面这部戏发挥得很好。这部电视剧融会贯通,成功呈现了一个大时代,其中贯穿着鲜明的民族精神。秦国治国新政,非常切合我们当代社会的生存和需求;戏中主人公实现大国梦、强国梦,表现的虽然是历史,却能让我们联系到当下现实,甚至联想到中国的未来,激发人思考中华民族如何励精图治,真正强大起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一面镜子,在当代语境下,它的创作者非常令人欣赏和感佩。
王丹彦认为,如何避免在后现代结构思维格局和过度娱乐化风潮中随波逐流,避免在追逐斑驳迷离的生活表象中迷失应有的文化使命与历史担当,《大秦帝国之纵横》给出了最新的实践范例。与那些戏说、宫斗、穿越剧截然不同,该剧引领广大电视观众一起俯瞰中国社会政治文明起承转合的发展历程,尊重历史的细节考究和符合历史潮流的场景、贴近真实的人物塑造,普及了中华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知识点,呼唤当代中华民族子孙,以史为镜,自强奋发,居安思危。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烟云中,该剧努力寻找国家行为方式选择时的价值评估路径,努力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自觉回应对历史文明进步中的价值观解读问题。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该剧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有一定的现实观照,体现了可贵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作品张扬的开拓进取、居安思危、强国富民、统一安定精神,顺应时代发展和历史前进要求,依靠国力和人才达成所愿的过程,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观照。当代中国和平崛起,在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力与人才是成就民族复兴事业的关键因素。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要求,让中国更快富裕强大起来,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作品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历史是一个民族立足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研读历史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说,《大秦帝国之纵横》努力发掘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艺术地再现了历史进程中的艰难曲折,张扬了历史正能量。
在市场制约与文化坚守中寻找出路
任何历史剧都具有历史认知、审美和娱乐三重功能。历史认知和审美往往是在观剧的娱乐中得以实现,因此一部历史剧好不好看,吸不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剧作历史认知和审美功能的实现;同时,历史剧的文化品格和美学品格,又是其历史认知和审美功能实现的基础,为吸引眼球而过度注入商业元素,必然会降低历史剧的品质。妥善处理三者关系,是历史剧创作必须注意的问题。
丁亚平说,当下的荧屏,过度娱乐化现象严重,愿意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传播提供净价值,愿意把中国强国图变的政治愿景推向社会、推向世界的大作品数量较少。在此情势下,《大秦帝国之纵横》饱满的感情中包含着自觉的文化追求。这部戏精心建构,不迎合市场,反倒显现出它的个性和现代性趋向的旨意所在。对此,刘玉琴深表认同。她说,在历史戏说、穿越之风比较盛行之际,有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喜欢在后宫争斗、太子立废、儿女私情等方面多下工夫,吸引注意,但《大秦帝国之纵横》在这些方面虽有一定展示,但还是比较收敛,即便一些战争戏、追杀戏,也尽量减少充满血腥气、屠杀场面的呈现,尽量保持应有的文化品格和美学品格。
在文化坚守与责任担当中,《大秦帝国之纵横》也在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努力创新,力求好看。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列举了该剧在叙事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种种与众不同:没有把楚怀王塑造成一个昏庸无能的脸谱化形象,相反,剧中的楚怀王一点都不傻,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算计得很清楚,都在为楚国利益考虑;剧中的韩王醉心于下围棋,不愿当国王,可对韩王的塑造也未落入“玩物丧志”“玩物亡国”的俗套,当韩国面临外敌却国库空虚之际,韩王用与富商赌棋的方式,赢得万金,以资军需,此种处理手法入情入理,也更吸引观众;此外,剧中的屈原是一个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年轻幼稚的政治家形象,这也合理,毕竟屈原以诗歌而闻名于世,历史上他确实算不上一个成功伟大的政治家。路海波认为,这种叙事和人物塑造上的创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融入了戏剧元素,从而使电视剧的内容更精彩,更吸引人。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巡视员林立指出,《大秦帝国》系列剧现已成为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元素,对于弘扬秦文化具有全新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也是世人认识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也为陕西整体文化形象的塑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的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相较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剧作质量依旧上乘,文化坚守依然执着。然而,在收视率上却逊于第一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指出,收视率的下滑并非剧作质量的问题,而是牵涉营销宣传、播出节奏等多重因素。在她看来,在当前电视剧产量呈井喷之势的荧屏生态中,好“酒”也怕巷子深,像《大秦帝国之纵横》这样的优秀历史剧,仅赢得主流评论家的青睐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吸引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为此,她建议《大秦帝国》的后续剧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强化营销和宣传,最好能够采取立体交互的宣传方式,比如套拍关于电视剧的纪录片,拍摄和播出中增加演员和普通观众的互动等,而且这些工作要做实、做细。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观众对电视剧的知晓度、了解度,进而提高收视率。此外,《大秦帝国之纵横》在首轮播出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中间屡遭中断,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这部史诗巨制剧的收视体验。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张洁表示,在各种商业剧的挤压下,该剧的收视情况虽未达到预期,但该剧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央视作为国家大台,应肩负起培养观众,引领观众的责任,为《大秦帝国之纵横》这种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视剧提供播出平台,义不容辞。
据出品方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元介绍,除了第一部《裂变》和第二部《纵横》,《大秦帝国》系列剧第三部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第四、五部正在筹备中,将在五年内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五部总篇幅将在200集以上,形成大秦文化影视项目集成,以此带动陕西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发展。
历史戏剧化和戏剧历史化的完美融合
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创作,最难的是如何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历史上关于秦惠文王赢驷、张仪、芈八子等剧中历史人物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并不多,关于相关历史细节的史料更是空白。比如,《史记》中写秦惠文王赢驷只有607个字,写张仪跟秦惠文王一起建功立业只有181个字,写芈八子更是只有区区61个字。“因此,凭借这些稀缺的史料要写成一部包含众多人物和细节的历史大戏,势必要进行艺术虚构和角色创造。”曾庆瑞说。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原《文艺报》总编辑范咏戈以剧中主人公秦惠文王赢驷为例,指出了《大秦帝国之纵横》坚持以宏大叙事反映历史真实并生发出创新的历史想象的精彩。剧中的秦惠文王赢驷,不拘礼仪在小酒肆里听张仪献策,还听令张仪让他结账,被新婚妻子行刺不仅无怨恨,还大度地包容了妻子,为兄弟赢华的逝去而肝肠寸断、精神恍惚,向张仪、嬴稷等人就国运、理想、人生数度倾诉衷肠……所有这些细节都是虚构的,但却完整地展现了秦惠文王赢驷少壮的意气风发和老年的忏悔无奈。剧中,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质感、有个性的崭新王者形象。赢驷身上那种热血的东西、蛮荒的气质和当时秦国那种非主流的王气和民风,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青春期的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此外,范咏戈还指出,在《大秦帝国之纵横》生动的人物画廊中,赢驷、张仪以及他们身边的女性芈八子、魏纾等人,个个既是人杰又食人间烟火,既过宫廷生活又过市井生活,带着体温从历史中走出,从而使“剧”区别于“史”,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
“当然,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不是随心所欲,不能为所欲为。”曾庆瑞指出,作为历史剧,最重要的是要用艺术虚构达到“艺术的真实”,并用“艺术的真实”丰富“历史的真实”。他说,历史剧最理想的美学境界是实现历史戏剧化和戏剧历史化的完美融合,而要实现此目标,关键是要把握住在历史的框架里实施真正的艺术想象,展开真正的演剧艺术。
刘玉琴认为,《大秦帝国之纵横》能够巧妙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该剧对当时那段历史的描述,是在依据历史生发脉络基础上,用跌宕起伏、紧凑流畅的情节、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完成的。作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严肃严谨的讲述姿态,看到了将一段历史完整呈现的意图,另一方面又有很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情节曲折生动,甚至惊心动魄,而且战争的粗犷与温婉的柔情交融,严肃与生动,严谨与开放,相辅相成,强烈的历史冲突构成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又让观众看到了创作者的精心设计、对情节张弛度的从容把握。作品中风起云涌的重要事件,特定时代的攻伐与邦交,人文与传统,典籍与规制等,都力争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
范咏戈表示,《大秦帝国之纵横》对战场气氛的设计可称得上是冷兵器战争的教科书。该剧为了真实还原、创造出那个时代的铁器文明,或曰中华民族的原生文明,在复原200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上很下工夫。不论是飞箭如雨还是滚石如雷,也不论是阵前将帅对决或兵车之会,其场面之大、细节之真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非一般历史剧所能为。《大秦帝国之纵横》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剧,不如说它展现了一种仪式,一种对2000多年前由秦国王者所创造的中华原生文明回望、礼赞的仪式。总之,《大秦帝国之纵横》秉持了历史正剧创作的三原则:“以文运事”,“文”是精神主导,统帅史料的主题;“以人统事”,以人物作为表现中心来统领历史事件;“以今述古”,以当下眼光回望历史并提炼历史精神,这为历史正剧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国历史剧演进路径
中国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中,可以看作是第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努尔哈赤》出现在1986年。据林风云博士统计,1984年到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等各地方台播出的宽泛意义上的帝王剧共约160部、5千余集。其中,秦以前的帝王电视剧共有11部,秦有3部。这种发展势头遭遇扭曲,最初是台湾地区出品的1991年的《戏说乾隆》和1993年的《戏说慈禧》。这两部戏开了一个戏说历史的坏头。大陆第一波“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特别是清宫题材戏由此泛滥一时。再加上,那时金庸武侠剧风靡电视荧屏,甚至疯狂到1999年春节《天龙八部》同时在18个台的卫星频道和15个台的地面频道黄金档亮相。其间,虽有《太平天国》《雍正王朝》一类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出现,还是改变不了大局。到2007年2月23日,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红辣椒奖——2007年我最不喜欢的电视剧”揭晓,“宫廷辫子戏”垄断“十大最不喜欢”前三名。
2007年央视一套播出的《贞观长歌》《秦始皇》,央视八套播出的《卧薪尝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贞观之治》,湖南卫视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山东台播出的《开创盛世》,天津台播出的《秦王李世民》,还有其他地方台播出的《越王勾践》等剧,使得历史剧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略有改观。但《卧薪尝胆》的收视率只有0.9%,《贞观长歌》前两集的收视率也只有5.1%,特别是《大明王朝1566》口碑极佳,收视状况却很不理想。
近两年,虽有《楚汉传奇》《隋唐演义》试图突围,也因其自身种种问题而遭遇滑铁卢。2009年虽有《大秦帝国之裂变》问世,却也因为不在央视播出而影响有限。2012年,央视除了播出《木府风云》,其余几无收获。在各地方台现身的,还是在艺术被市场绑架的情况下,追求所谓“商业元素”而戏说历史、解构历史、消费历史的一些“神剧”“雷剧”。这一类题材的电视剧的摄制依然无序,依然没有生气。在这样的形势下,《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播出,就不能不给人以横空出世的感觉了。基于这样的观察与思考,我于是把这部戏看作是历史题材电视剧光荣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曾庆瑞供稿)
大家“纵横”谈
这部电视剧立足于对观众负责的真诚,不哗众取宠,不宣扬腐朽没落的思想,也不过多展示血腥的屠杀,将文戏和武戏处理得恰到好处,其正面的价值观和出色的观赏性,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 赵化勇
《大秦帝国》系列剧涉及的不仅是单一的秦文化,更是以弘扬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全局眼光去客观诠释其他六国乃至周边族群的文化。整个创作团队在真实再现地域传统文化亮点的同时,以创作有厚重感的独特性作品来铸造地域文化开创性品牌。
——文艺评论家 李准
(以上二则摘自《人民日报》)
好的历史剧承载着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历史剧要通过历史证据,对历史如实反映,客观分析,严肃地、科学地传播主流价值观,让人们在轻松娱乐中懂得历史,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的成功推出,为人们如何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景俊海
(摘自《陕西日报》)
《纵横》剧组专门请专家制作纯正的秦帝国服装道具,并特聘秦文化礼仪专家从风俗礼制、人物仪态、举手投足、演员对白等各方面对演员进行专项培训。《纵横》在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不但可以看到精彩的连横合纵对决,而且还可以看到剧中几位男女主角撕心裂肺,柔情似水的感情纠葛。
——《大秦帝国之纵横》总制片人 焦阳
(摘自《三秦都市报》)郭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