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以“中欧伙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企业走进欧洲”论坛11日在上海闭幕,与会代表就欧洲经济形势、投资法律法规、文化传统、企业公共外交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近年来,中欧关系的长足发展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加快对欧投资步伐,为欧洲恢复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出了“中国贡献”。据估计,未来20年,中国对欧年均投资将达200亿至3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进欧洲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和障碍。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欧盟是多极化世界中的两大重要政治和经济力量,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有利于双方互利双赢,而中国企业也需要更好地了解真实的欧洲。
与会者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融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中国企业在走向欧洲的过程中开展公共外交十分重要,要深化本土化经营管理,提升公共外交意识和能力,通过易于为所在国接受的形式开展公共外交,尊重所在国文化传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中国企业走进欧洲需调整心态、明确经营战略、组建专业团队,了解目的国政策、法律、劳工环境标准、投资具体流程及欧盟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中欧双方应增进相互信任,努力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摈弃保护主义,实现互利共赢。本次论坛是在中欧领导人第16次会晤和第4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前夕举办的,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