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与观众见面。
自从1987年秋天在北京诞生,中国艺术节这一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已走过了26个年头。
一位参加第3届中国艺术节的外国友人曾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艺术节把这一切都展示出来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能做到。”
从一艺节到十艺节,十届艺术盛会上,艺术家们辛勤耕耘,浇灌出璀璨的艺术之花。从1987年到2013年,26年里,广大群众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氛围中,享受着空前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
人们不会忘记,26年前的首届中国艺术节,热闹却稍显单调,整个艺术节以展现中国民族音乐为主。26年后的十艺节,已经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艺术门类,既有专业性艺术作品的比拼,也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展示,既有艺术创作的交流,也有演艺产品的交易。中国艺术节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
作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中国艺术节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艺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届艺术节都以绚丽多样的艺术形式,集中展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成就、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成果,参演剧节目的艺术质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一艺节到十艺节,参演剧目中既有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品,也有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既有瑰丽的历史生活画卷,也有沸腾的现实生活场景;既有激昂慷慨的悲壮风格,也有缠绵委婉的细腻韵味;既有绵延数百年的古老剧种,也有应时代需求产生的新兴剧种。可以说,每一届的艺术节都是精品大荟萃、成果大展览、艺术大检阅。
每届中国艺术节的重头戏,是“文华奖”和“群星奖”的评选。截至目前,一大批优秀剧目从历届艺术节的展演中脱颖而出获得“文华奖”,不少获奖剧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文华奖”评选不仅鼓励了获奖剧目,其价值更在于推动了创作,推出了一批戏剧精品和人才。剧作家郑振环、杨利民,导演陈薪伊、林兆华等,都是在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的评选中脱颖而出的。同时,“文华奖”的评奖工作也促进了剧团的建设,树立了一批有实力、有水平、有代表性的剧团,如总政话剧团、武汉话剧团等。而作为我国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的“群星奖”,已经举办了十四届,共推出超过3000件获奖作品,为广大群众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的平台,促进了群众文艺的发展。
走过26年的中国艺术节,在坚守艺术高地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运作模式。比如,前几届中国艺术节的运作模式一直是“政府掏钱、演员演出、群众看戏”,而2004年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创性地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促进艺术与人民、时代、市场的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办节思路的创新使艺术节的路子越走越宽,以十艺节为例,通过筹集省以上财政资金1.8亿元,撬动了各级和社会资金10多亿元,其中社会筹资超过3亿多元,比前九届艺术节社会筹资总和还多。新时期新的办节思路,刺激了演出市场逐渐回暖,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使中国艺术的梦想有了更持续的动力。
中国艺术节是艺术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从一艺节到十艺节,参演剧目在变化、运作模式在创新,但永恒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比如,历届中国艺术节都实行低票价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面向中低收入者的惠民措施,最大程度地让普通百姓走进剧场感受艺术魅力。七艺节、八艺节的低价票数量占总数的10%到20%,十艺节更是取消了向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款赠票送票,公益观摩免费票两万余张,占总票量的60%以上。
不仅如此,各省区市均把承办中国艺术节作为带动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力求把中国艺术节办成展示艺术成就的盛事,办成为人民谋福利的实事。山东省筹备十艺节以来,全省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共投入资金177亿元,其中用于县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90亿元以上,一批市、县综合性文化中心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开工建设,村(社区)文化大院从4.9万个增加到6.3万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从1120个到实现全覆盖。
可以说,各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裕,中国艺术节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相信,乘着十艺节的东风,文化艺术领域的新浪潮将汇聚成继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洪流,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扬帆破浪。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